都是龍種──烏龍的品種

學茶先認種,品種、風土與製程,是三大決定茶好壞的因素

品種也必須適合當地風土,不能把茶拿去不適合的地方種

也要配合季節,不適合的季節,不能硬做某些茶…

 

台灣位於適合茶樹生長的「照葉樹林帶」,史書上亦紀載有原住民以原生茶種製茶、飲茶的紀錄。然而一百五十年來的台灣茶業史,卻完全是兩岸交流與世界貿易體系交織的故事。台灣的烏龍不是原生種,就像目前多數住民一樣,都是遷移入台的。就茶論茶,各種品系都來自閩南和閩北,他們或者由具有全球貿易眼光的大商社引進,或者隨著安溪茶人渡海而來。時日遷移,人和茶都在台灣落地生根,有的繁榮昌盛,有的黯然無光。

「烏龍」指的是茶的製法,也是品種。興中國大陸所有半發酵茶均稱為烏龍茶不同,在台灣,大部分的半發酵茶,學界均稱之為「包種茶」,而市面上俗稱烏龍茶的,學界稱為「半球型包種茶」,譬如凍頂烏龍、高山烏龍等,這種說法是以製法及外型來區分。但烏龍也是品種的名稱,因此在本書中,所謂「烏龍」,指的不但是品種名,如青心烏龍、大葉烏龍;更是指適於製作「半發酵」烏龍茶的各色茶樹品種,像金萱、翠玉、四季春。事實上,「烏龍」的名稱駁雜,唯一能確定的是,當你開口詢問烏龍茶的時候,老闆不會拿香片、龍井、紅茶、普洱來充數!在台灣合中國的烏龍茶產區,著名的品種不下數百,各色的「品種香」爭奇鬥艷,令人耽溺其中,流連忘返。

台灣茶區自來有其資本主義式的眼光,非常留意投入與產出之間的獲利能力,因而有流於品種窄化的傾向,更產生所謂「品種歧視」的現象,如俗諺說的「觀音韻、烏龍旗、青心氣、武夷香」。但凡茶種曾在台灣茶史占一席之地者,我們卻不妨稍加檢索。有些依然當紅,有些已淪落芒草叢中。反正,商業的邏輯,就這樣推動歷史的巨輪,一陸輾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