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茶迷思──看穿比賽茶背後的龐大商機

比賽茶場次浮濫、制度不完善與評審的專業能力不足

是導致比賽茶品質不一的主因

茶農參加比賽,得到獎項

背後意義代表的是商機,而不是品質。

 

每年只要一邁入四月及十二月,便是茶農最緊張的時期,因為各地烏龍茶的比賽在這個時節正如火如茶地舉行。全台各地產茶的鄉鎮,大大小小的比賽場次多如牛毛,消費者也殷切期待著比賽茶的上市,準備大舉收購,應付送禮所需。

比賽茶的興起,起於一九七〇年代中期。當時茶農的製茶技術高低不齊,茶葉的買賣也還需透過中盤商及零售商轉售給消費者,茶農本身的收益並不理想,生活也不富裕。辦理比賽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茶農的製茶技術,次而是幫助茶農自產、自製、自銷,增加農戶的收入,改善生活品質。當時的立意雖然良善,但到了三十年後的今天,比賽茶卻已經淪為罔顧消費者權益,盲目炒作茶價的工具。

比賽茶場次浮濫、制度不完善與評審的專業能力不足,是導致當前比賽茶品質不一的主要原因。在台灣,只要是產茶的鄉鎮,不論是地方政府、農會、商會、協會、產銷班、合作社、社區等組織,都會舉辦比賽茶,茶農只要繳交二十二至二十三台斤的茶葉參加,就算是一個參賽點數。比賽茶的規模大小不等,從數十個參賽點數至六、七千個參賽點數都有。比賽茶的規模差異大,品質落差也大,這麼多人踴躍地參加比賽,不外乎就是為了瓜分比賽茶背後的龐大商機。

 

球員兼裁判的比賽茶亂象

好比全台灣的農舍奇蹟,只要有錢有閒的人都可以買農地、蓋農舍;各地比賽茶,也不論士農工商,只要有興趣的,皆可報名參賽。這使得原為提升茶農製茶技術為目的而產生的比賽茶,淪落為投機分子謀財的工具。「比賽販仔」便是因應制度缺失所產生出來的行業。這群自己不種茶的投機客四處向茶農收購毛茶,再自行經過撿梗與烘焙的精製作業報名參賽。以坪林地區為例,不論是否為茶農,凡是設籍在坪林區的居民均可報名參賽。北部某茶區就曾經出現總計一百多參賽點數的比賽中,同一位茶農竟然就報名五十餘點的比賽茶怪象。

台灣最大型的比賽茶,春、冬兩季各約有六千多點報名參賽,分為初審及複審二階段評審,初審由當地培訓的評審執行,複審則由茶改場官員審評。比賽制度容許球員兼裁判,執行初審的人員本身也可報名比賽,難免令人懷疑比賽的公平和公正性。最嚴重的是,各地比賽茶所服務的對象,並非當地的茶農,而是其他鄉鎮,甚至是其他國家的茶農。以鹿谷的比賽場為例,參賽者所使用的茶葉,早就已經不是鹿谷鄉當地的茶葉原料,而是來自阿里山、梨山、杉林溪等高山茶區,甚至是從中國、越南等其他國家進口;南港與汐止的包種茶比賽,所用的原料也幾乎都來自石碇、坪林、宜蘭茶區,南港本地的茶園面積少之又少;著名的木柵鐵觀音比賽,毛茶多來自多數木柵茶農的故鄉──中國福建安溪;林口、龜山、蘆竹地區比賽茶毛茶則多出自南投名間。

比賽茶中最著名的鹿谷凍頂比賽茶就是典型的例子。鹿谷比賽茶原本是為鼓勵當地農民進步,並強調地方茶葉特色而舉辦,但時至今日,當地所生產的茶葉,卻屢屢不被評審青睞,多數得獎者的茶是來自海拔比較高的新興茶區。今日若來到凍頂山,廢耕的茶園舉目皆是,因為茶農以凍頂產的茶參加當地比賽無法得獎,只有前往海拔更高,先天條件更好的高山種茶,並以此參賽獲取更高的利益。這造成高山茶區過度墾伐,而低海拔茶區地勢平坦利於耕作的茶園乏人問津,不是轉作就是廢耕。只因為現今潮流重視海拔高度,讓此區域所生產的茶無法與高海拔茶區相抗衡,且還有大量進口茶魚目混珠假稱產地茶的產業亂象。

 

你買的比賽茶有價值嗎?

比賽茶起初被消費者接受的原因,在於評審可以專業能力選出品質優良的茶葉,替消費者把關。一方面鼓勵製茶技術優良的茶農,另一方面指導製茶技術有缺失的茶農,以期下回有更好的表現。茶葉的審評工作,代表審評者應具備茶樹生理學、茶樹生態學、茶葉化學、茶葉製造學等多項豐富的茶葉科學知識與相關實務經驗。然而,台灣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完整的茶學教育體系,茶業改良場為全台灣茶產業的最高官方專責機構,單位內的公僕是透過一般公務人員考試分發任用,往往是進入該單位後才開始接觸茶葉,甚至到退休之後,對茶葉產製的理解還不如一個有經驗的茶農。檯面上的比賽茶評審,無不自以為德高望重又經驗老到,但多數的評審根本沒有能耐足以擔當此重任。過去的茶葉審評,評審會明確地告知參賽者參賽茶樣的缺失,以促使技術提升。如今的比賽茶,場次與資格浮濫,評審專業能力不足、態度馬虎,淪為主辦單位的橡皮圖章,只是朦混農民與欺騙消費者的視聽。

過去主辦單位宣布得獎名單與展售會同時進行,如今展售會在公布得獎名單後數天才辦理,得獎的賣家可與買家私下談好價格,再於展售會當天釋放出高價收購的訊息,藉此炒高比賽茶的行情。也有主辦單位以低價向農民購買得獎的比賽茶,再轉售給消費者,奪取應屬於農民的利益。更誇張的是,若主辦單位收購的比賽茶無法賣出,可能要求以原本的收購價賣回給農民,或賤價賣給消費者,這種欺壓農民的作法,讓許多人敢怒不敢言。

對一般大眾而言,購買透過比賽茶制度所選出的得獎茶,代表的是一種尊榮,滿足了消費大眾崇尚高級品的心理。且比賽茶得獎等次有一定的市場行情價格,對茶葉品質認識不深的一般消費者,在自己茶几擺上兩罐比賽茶,或是拿來饋贈親友或客戶,不管是送禮或自用,均不失禮數與派頭。可是,如果是回歸市場機制的茶葉交易,產製皆屬上等的茶葉,市場零售價格一台斤約介於六千至八千元,一般在兩千至三千元的單價區間就可買到品質很好的茶葉,但同品質的茶葉,若流向比賽茶市場,價格就要翻上數倍。消費者何苦為難自己,花大把鈔票購買比賽茶,卻不一定買得到在台灣生產且品質優良的茶品呢?

大多數消費者對茶葉品質的辨識能力不足,也是促成比賽茶迷思加重的幫兇之一。其實只要以乾淨的瓷碗、沸騰的開水與一隻湯匙,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可以建立起對茶葉品質的判斷力,不需假他人之手。如果我們能瞭解比賽茶的種種缺失,進而促使茶葉交易回歸市場基本面,那麼大家都可以喝到價廉物美的台灣好茶。

全台各地的「比賽茶」(優良茶評鑑),已經演變成為服務投機客的溫床,成為各主辦單位假借公權力之名,行詐騙消費者之實的商業炒作行為。台灣的茶產業為何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從制度面來看,各地區的比賽茶顯然已經失去公信力;而擔任評審的公務員領取納稅人的薪水,明知參賽者的茶葉來源有問題,或者本身專業能力不足,無法分辨外來茶,卻仍然為比賽茶背書來欺騙消費者。主管機關是不是該重新檢討茶葉評審制度,讓消費者獲得保障,而不是像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