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進口茶──你喝的茶是進口茶嗎?

和廉價的境外進口茶競爭,台灣價廉物美的機採茶有最好的條件

不但是貨真價質的台灣茶,且品質往往不輸手採茶。

 

標榜台灣茶的本地烏龍茶其實是進口越南茶?

的確,越南是台灣進口茶葉的五大來源國之一,每年進口三千公噸的烏龍茶及近九千公噸的綠茶,而這些以綠茶名義進口的茶葉,又有一部分是為烏龍茶。但我們卻很少在賣場、茶行、電視購物台等經常購買茶葉的管道,看到標示產地為越南的越南茶,那麼,這麼龐大數量的進口茶到底消失到哪裡去了?

台灣進口的茶葉除了越南茶外,還有來自中國、斯里蘭卡、印尼、印度輸入的。根據二〇一二年海關進出口貨物統計數字,接近三萬公噸的進口總量中,越南占二二一六五公噸、中國占三九九二公噸、斯里蘭卡占一九五四公噸、印尼占七五七公噸、印度則有四五一公噸。依照台灣法規從中國只能進口普洱茶,因此公開資料中將近四千公噸的中國茶葉,絕大部分為普洱茶。但近年來,有許多台

灣商人到中國以台灣的品種,台灣的種植方式和製茶方式,在中國生產 台式烏龍茶 ,這些 台式烏龍茶 據悉是經由第三地轉進台灣,巧妙地避開法規限制輸入台灣。自斯里蘭卡、印尼及印度進口的茶類則主要為綠茶與紅茶,以及少量的烏龍茶和包種茶。

之前有立法委員在媒體上控訴政府對於進口茶葉的管制鬆散,造成本土茶農的生存遭受擠壓。立委說:「農委會說只要販售的茶葉裡面混有1%的台灣茶葉,就可以說是台灣產。」其實這是空穴來風。一來,食品原產地標示相關業務的權責隸屬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並不屬農委會。二來,以當前法規來看,除了將進口茶製成茶包或飲料(產品物理性狀改變)後,可以將產地標示為台灣以外,任何販售的茶葉都必須明確標示其原產地。若是商品混合了台灣茶及越南茶,也應該標示其混合比例,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見表1)。可是根據目前的法規規定,我們喝的各種茶葉飲料,包含手搖飲料、罐裝飲料或是各種餐飲通路所喝到已經調製好的茶飲,依法都可以標示為台灣茶。

 

進口的境外茶究竟流落何方?

如果在各餐飲通路與飲料市場的進口茶,能以台灣茶的名義合法販售,那麼,其他的進口茶葉究竟流落何方?

有部分的進口茶業者宣稱依照衛生署的標準,在貨品加工製造的過程中,只要完成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35%,就可以將加工者所在地標示為生產地。所以認為從國外進口的茶菁等,只要在台灣稍做加工,就可以稱為台灣茶。但二〇〇五年財政部與經濟部所頒布「大蒜等八項農產品之原產地認定基準」中,明訂茶葉必須以其收割或採集之國家或地區為其原產地。儘管如此,我們仍不曾在任何茶葉的販售點,看到產地標示為中國或越南的茶葉。

台灣茶農生產每台斤茶葉所需負擔的成本,機採約需二百七十元起,大部分的手採茶成本每台斤約在五百至一千二百元,若再考量茶農收益,以及批發商、零售商的管銷成本,那麼到消費者手中的茶葉合理價格應該是多少?而進口的手採台式烏龍茶,依品種與品質差異,每台斤批發價格自二百元起跳,品質優異者亦有千元以上的行情。再看看各大賣場、電視購物台、傳統市場、旅遊景點禮品店及街旁的茶行,標榜著「手採台灣高山茶三斤一千元」或是「大禹嶺(或梨山、杉林溪)茶三斤兩千元,送一斤,再送您精美茶具組。」的貨色,依據上述的成本推測,這有可能是台灣本地生產的茶嗎?

許多的進口茶葉流入飲料市場,合法地被稱為台灣茶販售,但因為政府單位的消極作為,讓一年數千公噸的進口台式茶流向不明,苦了茶農,樂了茶商,還讓不知情的消費者喝著俗又大碗的境外台式茶而不自知,有關單位應該就此檢討,別讓無辜的消費者繼續被蒙在鼓裡。

 

台灣進口茶葉標示規定

產品 進口國 實質轉型、加工、或包裝方式 原產地標示方式
大包裝茶葉

(註:毛茶

撿淨)

越南 在台灣分裝成小包裝茶業後販售 越南
茶菁 越南 在台灣經乾燥、自然發酵後,製成紅茶茶葉後包裝販售(特定貨物原產地認定基準,由經濟部及財政部視貨物特性另訂定公告) 越南(註:實際上無廠商進口茶菁原料至台灣加工)
茶葉 越南、日本、台灣 在台灣混合包裝後,以真空包裝茶葉販售 越南、日本、台灣

(註:仍須依混裝含量〔重量〕由多到少排序標示)

茶菁 越南、日本、台灣 在台灣經乾燥、自然發酵後,製成烏龍茶葉後包裝販售(特定貨物原產地認定基準,由經濟部及財政部視貨物特性另訂定公告) 越南、日本、台灣

(註:仍須依混裝含量〔重量〕由多到少排序標示)

茶葉 越南、日本 在台灣加工製成茶包(產品物理性狀〔外觀〕改變) 台灣
茶葉 越南、日本 在台灣加工製成茶飲料(產品物理性狀〔外觀〕改變 台灣

 

境外茶真的不好嗎?

在境外生產的台式烏龍茶,不論資金、設備與技術都是由台灣輸出,成品的外型與台灣產的烏龍茶沒有差異,口味也與台灣茶相當,挾著低價的經營成本優勢,大量銷回台灣。因為價格低廉,口味也與台灣茶無顯著差異,一掛上台灣茶的招牌販售,本土茶農立即在這場競爭遊戲中敗退下來。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負責比賽茶評鑑的官員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就連行家都不一定能辨識,何況是消費者!」的確,在中南部茶區的比賽茶競賽中,進口茶早已經滲透其中,並屢屢拿下優良的成績。那些批評進口茶都是劣質茶的說法,豈不是往這些評審臉上呼了重重的一巴掌?如果這些進口茶葉屢屢奪下比賽佳績,各地的比賽茶特色又在哪?台灣茶還有什麼值得驕傲?

在越南、泰國、緬甸、中國等地種茶的台灣商人很聰明,他們挑選適合的環境種茶,在成本合理的管理方式下,產出品質不錯的茶菁原料。符合主流市場口味要求的比賽茶,評審標準講究產地條件,要求嫩採與輕發酵製程,傳統製造工藝不被重視,因此進口茶有辦法藉著比賽茶「改頭換面」。

進口茶並非沒有好茶,依照法規進口的茶葉為何人人喊打?「賣越南茶或中國茶變成了一件可以做而不能說的見笑代誌?自紐西蘭進口的台式烏龍茶在媒體塑造下卻身價不凡?」一家在越南投資數十公頃茶園的公司經理人如是說。

有人說,「越南曾於越戰期間遭美軍噴灑落葉劑,有毒化學物質殘留於環境中,所以種植出的茶葉有毒而不能飲用。」嚴重污名化越南茶的文章在網路上四處轉錄。但在國際貿易盛行的今日,中華民國政府立法核准自越南輸入茶葉,大可逐批檢驗,不合格者銷毀。如果在市場上的越南茶含有劇毒,代表的是在食品衛生安全檢驗上出了問題,是政府漠視國民健康,縱容進口商毒害國人。但是,我們卻不曾看過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對越南茶含毒的指控加以證實或澄清,又怎麼能依此說越南茶一定有問題?

其實進口茶真正的問題不在茶葉品質本身,而是入侵比賽茶壓縮了本地茶的發展空間,同時彰顯了茶商利用立法漏洞獲利與相關行政效率不彰的問題。進口茶以假亂真,藉由產地標示不實,欺騙消費者購買。這個問題存在已久,何時會獲得正視仍舊是個未知數。

如果說,進口茶挾著低價的優勢在台灣闖出市場空間,那麼台灣同樣擁有低價優勢,以機採茶為主力產品的南投縣名間郷、南投市,大可以台灣本地生產,品質不輸手採的機採茶為訴求,與進口茶一決雌雄,搶占這塊市場。讓需要物美價廉的台灣茶消費者有個印象,「松柏坑茶」是最佳的選擇。只是名間、南投兩地的農會卻不知好好利用這樣的優勢大力行銷機採茶,真是錯失良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