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台灣茶區的新寵兒

台茶十八號(紅玉)的出現,讓台灣沉寂已久的紅茶產製重新復甦

此外,在桃園龍潭、南投名間、花蓮瑞穗及阿里山等烏龍茶茶區

都可以看到以小葉種茶樹製作成的紅茶

為台灣紅茶重新掀起一股紅潮。

 

紅茶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茶類,目前全球茶葉消費市場約有70%均為紅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到處可以看見紅茶的蹤跡:早餐店、速食店、泡沫紅茶店、咖啡店和各類型餐廳。紅茶在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早已深深地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扎根。

 

採摘愈嫩,等級愈高的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被公認為是世界紅茶產製的濫觴,產於中國福建省,而後紅茶的製作延伸至中國的華中、華南各省份,例如著名的祁門紅茶、滇紅,都是後來衍伸出來的商品。這一類型的紅茶,被稱為「工夫紅茶」。國外將這種製造方式稱為「orthodox」(傳統),是將萎凋後的茶葉揉捻後經發酵、乾燥製成的。這種方式較為費工,製成的茶乾外型為條索狀。

紅茶茶葉採摘時的成熟度及細緻程度,對紅茶的等級有很大的影響力。採摘越嫩的芽或葉,製作出來的紅茶外型愈亮麗。當前中國市場上流行的「金駿眉」,其實就是正山小種紅茶,每市斤商品價格可高達上萬元人民幣。一般紅茶的採摘,以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為原料。而金駿眉的採摘,就如同高級的洞庭湖碧螺春,在茶芽開始萌動後不久,只採頂端芽心製作,成品外觀大多呈現金色細芽,與大葉種採製的滇紅所呈現的肥大金芽有明顯的差異。

 

有相似有不同的印度紅茶區

印度是全世界紅茶生產量最大,同時也是紅茶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印度人一年消耗超過七十萬公噸的紅茶,占印度茶葉年生產量約75%,顯示印度人日常生活對紅茶的依賴度非常高。

印度最著名的兩大茶區是阿薩姆與大吉嶺。阿薩姆邦(Assam)地處平原,氣候炎熱。當地的茶樹多為大葉種,產製的紅茶多為自動化的CTC製法。之前曾拜訪位於阿薩姆的Apeejay公司,該公司於阿薩姆擁有約一萬四千公頃茶園,規模十分龐大;他們的紅茶製茶廠一天可生產約五十公噸的CTC紅茶。在阿薩姆的鄉村,水稻田的耕作仍是仰賴牛隻。牛隻的另一項產能,是將擠取的牛乳,拌入糖以及CTC紅茶,在鍋爐上煮製奶茶。CTC製法所生產出的紅茶滋味濃烈,純飲苦澀,但當地人加入大量的糖和牛奶來飲用,成為印度社會的特色飲食文化。

位於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的大吉嶺(Darjeeling)茶區分布在山區,與阿薩姆茶區景色有截然不同的茶園風光。大吉嶺茶園分布在海拔數百公尺至兩千公尺以上。據史料記載,此區的紅茶起源是於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植物學家福鈞(Robert Fortune, 1812-1880)將茶苗與茶籽由中國引入印度成功種植而開始的,也因此在大吉嶺的茶園,可見到許多不同於阿薩姆大葉種的中小葉種茶樹。大吉嶺茶以夏摘茶(Second Flush)最被推崇,有別於阿薩姆紅茶滋味濃郁、湯色紅豔的特點,大吉嶺夏摘茶以獨特的「麝香」(muscatel)聞名,湯色橙紅,茶湯淡雅。

位於山區的大吉嶺茶區,有著多雨且易起霧的氣候特性,春摘茶(First Flush)受限於原料與氣候,製作發酵度通常偏低,茶湯不及夏摘茶醇厚。高山氣候對於茶葉的栽培與製造有利有弊,這一點同時反應在相隔數千公里的台灣與印度。

為什麼夏摘茶有如此獨特的香氣?除了天然的地理及氣候條件,初夏走訪大吉嶺茶園,不難發現樹上的新芽特別黃綠細小,表現出的特徵與台灣東方美人茶的茶芽極為相似。極有可能也是小綠葉蟬與薊馬的危害,造就了大吉嶺夏摘茶特有的香氣;且在歐美也以muscatel(麝香)形容東方美人茶所呈現的獨特香氣,如此可見一斑。東方美人茶(即白毫烏龍茶)在台灣茶的歷史地位上別具意義,市場價值也高得嚇人。從商業上的角度來思考,大吉嶺夏摘茶與東方美人茶如此神似,是不是因為當時把持印度茶市場的英國人仿製東方美人茶,就有待歷史學家來探究了。

 

台灣紅茶的新發展

台灣的紅茶產業走過輝煌的外銷時代後,在新品種台茶十八號(紅玉)尚未發表之前,也就是九二一地震發生前,已經沈寂沒落了約二十個年頭。伴隨九二一的災後重建,紅玉帶動了魚池鄉紅茶產業的復甦,進而也帶動其他地區小葉種紅茶的發展,觀光客到日月潭遊覽,紅茶便成了最佳的紀念品。

就因為紅茶市場大受歡迎,如今在桃園龍潭、南投名間、花蓮瑞穗及阿里山茶區幾乎都可以見到紅茶的生產,不過使用的原用以製作半發酵茶的茶葉品種。這些製造半發酵茶為主的茶區,小葉種的青心烏龍與金萱為主要栽培品種。因為夏季高溫與長日照的氣候特性,造就茶菁含有比較多苦澀的多酚類物質,若製作成較紅茶發酵輕的包種茶類(烏龍茶),茶湯將過於苦澀,因此以夏季的茶芽製作成發酵度高的紅茶,也算是適性而為之。

此一做法唯一令人擔憂的是,在目前的半發酵茶茶區,原本應採摘成熟開面葉製作的包種茶類,在價格好的春、冬兩季,早已經變調趨向嫩採;而原本價格不好的夏季茶菁,應作為茶樹留養之用,如今卻為了製作紅茶而採收夏季茶菁。紅茶的採摘標準又比包種茶類更加嫩採,雖然當下對茶農來說有比較好的收益,可是對茶樹是非常大的傷害。過度地嫩採,導致茶樹提早衰老、產量減少,茶樹必須提早更新,終會導致茶農虧損。

許多喝紅茶的人,看上的是紅茶發酵度高,對腸胃刺激性低的優點。但由原本製作半發酵茶的茶農製出的紅茶卻不然,原因是,向來習慣製作半發酵茶的茶農,製作出的紅茶往往有萎凋、發酵不足的通病,滋味過於苦澀,喝多了一樣傷胃。反觀由大型公司掌握製造的紅茶,不管是機械設備、製造觀念與經驗,與半發酵茶區小家小戶的茶農相比之下都具有優勢。

農政單位誤以為鼓勵茶農製作紅茶可以提升茶農收益,實際上卻讓茶農飲鴆止渴而不自知。在許多主客觀條件上,台灣是適合半發酵茶類生產的地區,摒棄了優良的傳統製茶技術,先是炒作綠茶化的高山茶,近年又鼓吹飲用小葉種紅茶,且全台不分地區一致化處理,使得台灣這裡也高山茶,那裡也高山茶,這裡紅茶,那裡也紅茶。這樣不但失了台灣半發酵茶區的優勢,也使得各茶區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長此以往,不禁要為茶農和消費者擔憂。

大多數進口的平價紅茶,以調製飲料茶為主要用途。因為需要添加牛奶與糖調東方美人味,如果茶湯過於醇和,便少了鮮爽刺激的口感;這一類的紅茶原料通常比較苦澀,阿薩姆紅茶就是明顯的一例。純飲的紅茶,相對地需要比較精緻的加工工序,尤其是台茶八號、紅玉等大葉種茶樹,因為大葉種原料的多酚類含量高,若是萎凋、發酵掌握不當,也不適合多飲。

目前台灣市場的紅茶價格節節攀升,許多已經廢耕的茶園也因此逐漸恢復耕作。這股紅茶熱潮能夠持續多久?是不是有泡沫化的可能?令人十分擔憂。台灣過去的紅茶產業是仰賴外銷出口,後來因面臨到生產成本的持續上揚而節節敗退,最終消失於國際市場。但如今小家小戶的經營方式,生產成本與過去一樣依舊居高不下,加上台灣紅茶消費市場是以平價飲料的需求為主,雖說觀光客湧入日月潭風景區消費,振興了當地紅茶產業,但這樣的榮景能夠維持多久,仍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