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好茶的方法──手握、聞香、開湯、品嚐

從科學角度認識茶葉的香氣與滋味

關於茶葉化學

多酚類是茶湯苦澀味的來源,這種苦澀可在飲茶時誘發生津和回甘

蛋白質和胺基酸是鮮味、甘味和甜味的來源

並可與其他物質結合產生新的香氣物質

醣類的功能則在緩和多酚類的苦澀味,並增進香氣與茶湯的濃稠甜香。

 

茶葉品質好壞的判斷,長久以來都是以感官評比為主,但茶葉屬於嗜好品,濃淡香臭各有所好,在你一言我一句的論調中,茶葉的品質好壞不容易有共識。茶葉化學看似一門枯燥的學問,卻與茶葉品質形成有絕對的關係,瞭解茶葉化學,才能真正客觀、科學地評估茶葉的品質和風味。

茶葉的內含物質很多,影響茶湯滋味的有以下幾種:多酚類、生物鹼、蛋白質和胺基酸、醣類、香氣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茶皂苷。多酚類是茶湯苦澀味的來源,這種苦澀可在飲茶時誘發生津和回甘;生物鹼具有苦味;蛋白質和胺基酸是鮮味、甘味和甜味的來源,並可與其他物質結合產生新的香氣物質;醣類的功能則在緩和多酚類的苦澀味,並增進香氣與滋味。

 

茶湯苦澀味的來源──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葉中最主要的化學成分,是茶葉滋味的主體。過去認為茶湯的苦澀味來自於單寧(鞣質),後來證實茶內所含物質的化學結構更為複雜,與單寧不同,稱為「縮和單寧」,如今我們所說的茶單寧只的就是茶多酚(Tea Polyphenols)。茶多酚又可分為「黃烷醇類」、「黃酮類」、「花青素類」等數類;其中「黃烷醇類」(即「兒茶素類」)占茶多酚總量約70-80%,是滋味的主要來源之一,影響茶葉品質很大。

兒茶素類包含物質「兒茶素」(catechin, C)、「沒食子兒茶素」(Gallocatechin, GC)、「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atechingallate, CG)、「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 GCG)、及其對應的異構物。其中「兒茶素」(C)、「沒食子兒茶素」(GC)及其所對應的異構物稱為「簡單兒茶素」(游離型兒茶素、非酯型兒茶素),「兒茶素沒食子酸酯」(CG)、「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CG)及其所對應的異構物,則稱為「複雜兒茶素」(酯型兒茶素)。

茶的苦澀味是來自茶多酚與口腔中蛋白質結合所產生的感覺。茶多酚中的兒茶素類有不同的味覺感受;簡單而茶素(包含C, EC, GC, EGC)較不苦澀且爽口,收斂性較弱;複雜而茶素(包含CG, ECG, GCG, EGCG)苦澀味較重,同時收斂性也比較強。收斂性為茶湯入喉以後,口腔內的刺激感,這種刺激感可能帶來生津、回韻或存在於舌面的粗糙感。

茶葉加工所謂的「發酵作用」說法,長久以來是一種誤解,正確來說,在製茶過程中帶動茶葉化學變化的並不是發酵,而是「酶促氧化」作用,茶葉中的酶(enzyme)屬於蛋白質,在台灣稱做酵素。在一定的溫度、酸鹼值及反應物質濃度下,會帶動茶葉中多元酚類的氧化還原反應,連帶也促進其他內含物質的變化。這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是形成茶葉品質的重要關鍵。

不發酵茶(綠茶與黃茶)的製作中,茶葉中的酶在短時間內被高溫中止活性,抑制發酵作用的進行,因此保留了大部分未氧化縮和的兒茶素類物質。而全發酵茶(紅茶)的加工工藝中,茶葉內的兒茶素類物質經發酵作用的推動,則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及多種兒茶素氧化縮和物質,只保留少量未氧化的兒茶素類。半發酵茶(青茶)透過獨特的製造工序,保留了一部份未氧化的兒茶素類物質,另一部分的兒茶素類則藉由複雜的氧化還原作用,形成不同於茶黃素與茶紅素的聚合物。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茶葉發酵產物是構成茶湯色澤的主要來源,而這些發酵產物的顏色,能從字面上清楚分辨。

兒茶素類以外的多酚類物質,如黃酮類雨花青素類,會在鮮葉中與醣類分子結合形成醣苷。黃酮類物質含量雖然比兒茶素類少,但是據目前研究指出,只要極低濃度的黃酮類就會產生苦味及澀感。黃銅苷在製茶過程若水解為黃酮及醣類,則甜度提升,苦味降低。花青素類同樣具有苦味,並且其苷元水溶性比黃酮類高,此類的物質在夏秋季含量較高,若發酵不足,過重的苦味或成茶品質來說是一項不利的因素。

 

刺激中樞神經興奮的生物鹼

「咖啡鹼」(即咖啡因)、「可可鹼」和「茶鹼」是茶葉中主要的生物鹼,其中以「咖啡鹼」含量最高,占茶葉乾重約2%-4%;其次為「可可鹼」,約占0.05%;再其次為「茶鹼」,約占0.002%。「茶鹼」屬於「生物鹼」的一種,是植物體內的含氮化合物,因具有複雜的組成與生理作用,自古以來便被作為藥用。

在製茶過程中,高溫殺菁工序的有無會影響咖啡鹼含量。經由適當加熱,咖啡鹼在120度C可以昇華,在180度C會大量昇華。

咖啡鹼是一種中樞神經的刺激物,適量攝取有提神及減低疲勞的作用,也也可舒緩頭痛症狀,過度的攝取則對身體會有不良反應。茶鹼在茶葉中的含量約為咖啡鹼的千分之一,醫學上應用於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許多媒體宣稱茶葉中的茶鹼是造成胃部不適的元兇,其實有待商榷。一來茶鹼在茶葉中的含量極微,二來以目前的科學研究尚未能證實茶鹼對消化系統確實有影響。

根據國外對喝咖啡引起的胃酸分泌的臨床研究資料,咖啡鹼對人體腸胃不適影響的程度和大眾所認知的並不相同。飲用咖啡所早成的腸胃不適,可能是因為咖啡中的其他物質所產生的作用,而非咖啡鹼所造成。但本身已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可能會因為攝取咖啡鹼而增加胃酸分泌,使病情加劇。

以相同重量的咖啡與茶葉作比較,茶葉中的咖啡鹼含量並不一定比咖啡來的少,但沖泡一杯咖啡所使用的咖啡豆重量一定比沖泡一杯茶來的高,所以喝咖啡會有影響睡眠的可能,反之茶葉的影響則較小。因為喝茶而影響睡眠的人,可以選擇烘焙程度較高的茶葉;在烘焙的過中,茶葉中的咖啡鹼會隨著溫度的提高而逸散於空氣之中。

 

茶湯甘甜滋味的來源──蛋白質與胺基酸

茶葉中的胺基酸以兩種不同的形式存在,一種是構成茶葉內蛋白質的胺基酸分子,另一種為存在於茶樹體內的游離態胺基酸。茶葉乾物重中約有7%游離胺基酸,占茶湯所有可溶性物質約15%;蛋白質占茶葉乾物重約20%,絕大部分不溶於水,只有少部分的蛋白質不會因為製茶過程中熱的作用而凝固,對茶湯滋味有些為貢獻。

目前發現茶葉中可溶解的游離態胺基酸種類共26種,許多胺基酸具有鮮、甘、甜的滋味,並且在製茶過程中轉變為「茶胺酸(theanine)」占游離態胺基酸總量的50%-70%,是影響茶葉品質的重要元素。

不溶於水的蛋白質,一部分可在製造過程中,分解為游離態胺基酸,進而與其他物質合成新的香氣物質,對茶湯滋味與香氣亦有貢獻。茶葉中的酶也是蛋白質,雖然本身不溶於水,但是茶葉的發酵作用不能沒有酶的參與。

茶胺酸具有焦糖的香氣與味精的鮮爽味,有助於提升茶湯的滋味表現。報導指出茶胺酸有助於舒緩神經緊張及提升注意力。還有部分研究認為胺基酸有中和咖啡因對中樞神經興奮的作用,和各項研究的成果一致。在從事茶業數十年的經驗裡,也經常觀察到滋味甘甜且苦澀度低的茶,比較不會影響睡眠。藉由對茶樹如何合成茶胺酸機制的瞭解,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由人工合成的茶胺酸衍生商品。

 

使茶湯更加濃稠甜香的醣類

茶葉中的醣類已不同的形式存在,可溶性的醣類是茶湯甜味及香氣的來源,對茶湯中帶有苦澀味的多酚類物質有協調作用,含量越高,滋味越甘甜。茶葉中大部分的醣類為多醣,若製造工藝發揮得當,部分的多醣可以降解為可溶性的醣類及果膠物質,增加茶湯的甜味;其中可溶性果膠物質對茶湯濃稠度有提增的效果,在製作過程中可藉由水解酶的作用增加。

醣類是人類重要的營養來源,從各種穀物均可獲得。茶葉中的醣類主要功能為增進茶湯香氣與滋味,緩和多酚類的苦味及澀未。脂多醣是一種大分子的醣類化合物,據文獻記載有增強免疫能力,進而可對抗輻射和抗癌症等作用;然而,除非將茶葉吃進肚子,否則這樣的成分是無法藉由沖泡而溶解於茶湯中。

 

形成茶湯香氣的重要成分──香氣物質

茶葉香氣物質占內含物質不到0.1%的比例,重要性卻一點都不輸含量高的多酚類物質。香氣來源的一部份為鮮葉中原有的揮發性化合物,一部份則來自於類胡蘿蔔素、萜烯類、醣類、胺基酸等物質透過加工所形成。

 

參與茶湯滋味形成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茶葉中含有各種維生素,但大部分都不溶於水。如維生素A、D、E、K,這些脂溶性的維生素以一般的茶葉沖泡方式是無法攝取的。茶葉中可溶的維生素種類為水溶性的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C易引起壞血病,維生素B群對人體有更為多元的保健效果。這些的確可藉由飲用茶湯而攝取,但茶湯中還有其他具有刺激性的物質,如咖啡鹼與多酚類,在飲用茶湯時會與維生素同時被人體吸收,所以過量飲茶還是可能對人體產生負面作用。由於製造工藝的不同,等量的綠茶與紅茶茶乾,綠茶所含的維生素C較紅茶高。但維生素C會隨著儲存的方式與時間而氧化失去營養價值,因此綠茶的品飲比其他茶類更講求其新鮮。

茶葉中含有鉀、鈉、鎂、鐵、鈣、錳等金屬元素,都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特別是茶葉中所含有的氟,與骨骼及牙齒的健全關係密切。報導指出茶葉中的硒有抗癌、抗衰老、保護免疫系統等作用。茶葉中的礦物質元素,與茶園的土壤母質有關,《茶經》中說「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土壤中的礦物質種類及含量多寡,對所產出的茶湯滋味有很大的影響。對發酵茶類而言,礦物質扮演著輔基的角色,參與各種形成品質的生物化學反應。

 

可刺激喉頭生津的茶皂苷

茶皂苷又稱皂素,是結構複雜的醣苷類化合物。1931年時由日本學者從茶樹種子中分離出來而命名。而後隨著分析技術的進步,還一直有不同的茶皂苷被發現。廣義來說茶花皂苷(Floratheasaponin)也可歸類為茶皂苷的一種。皂苷難溶於冷水,可稍溶於溫水,味苦而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起泡性強。傳統醫學中使用的人蔘、五加、黨參、白頭翁、三七等植物中均有皂苷。

有文獻指出茶皂苷有抗菌、抗癌、抗高血壓、抗氧化、抑制酒精吸收、保護腸胃及驅蟲等作用。不過,若正式使用在醫療用途上,無論是美國或歐盟地區都尚無相關的規範。在巨大的商業利益推動下所宣傳的內容,多半建立於非常基礎的生化實驗階段,或是刻意忽略實驗中的其他現象所建構起的不完整資訊。

 

隨茶葉成熟度不同而變化的內含物質

茶葉內含的各種化學物質,相互合作形成茶湯豐富多元的滋味。但要注意的是,茶葉的各項內含物質除了隨品種、產地有所不同,也會隨著成熟度而發生變化。針對不同茶類的製造,就有對應的採摘成熟度,應該採摘不同的新梢部位。以鐵觀音茶樹新梢的內含物質為例,較苦澀的多酚類物質,以及胺基酸與咖啡鹼,會隨著成熟度提高而降低;而香氣物質(包含類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則會隨成熟度提高而增加;醣類隨成熟度增加更是大幅度地增加。觀察茶葉化學成分的組成,我們才能清楚掌握採摘成熟度對不同茶類製造所代表的意義。

青茶(鐵觀音)鮮葉不同葉位主要化學成分(%)

 

項目 第一葉 第二葉 第三葉 第四葉 第一、三葉

增減率

多酚類 22.63 18.30 16.23 14.65 -28%
兒茶素 14.74 12.43 12.00 10.50 -18%
胺基酸 3.11 2.92 2.34 1.95 -24%
茶胺酸 1.83 1.52 1.20 1.10 -34%
咖啡鹼 3.78 3.64 3.19 2.62 -15%
類胡蘿蔔素 0.026 0.036 0.041 +57%
β胡蘿蔔素 0.00624 0.00672 0.00802 0.1086 +28%
醚進出物 6.98 7.90 11.35 11.43 +62%
還原醣 0.46 1.34 2.39 2.56 +419%

資料來源:《茶業化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在茶葉研究的科學成果愈來愈多之後,我們對茶葉的本質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半發酵茶的製造工藝,是所有茶類加工方式中最晚形成的一種,製作工序也比其他茶類複雜,其姿態千變萬化,更為人津津樂道,感嘆茶葉學問的高深。

藉由茶葉化學的進展,我們才能逐漸釐清各種香氣與滋味的形成機制。雖然普遍認為茶葉的發源地為中國,但是對茶葉科學深入的探究,從1960年代英國學者E. A. Houghton Roberts針對發酵進行研究,到近年來對茶葉發酵研究貢獻卓越的日本學者Takashi Tanaka,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來自外國學者。台灣人以半發酵茶製造工藝為傲,對茶葉科學的基本教育卻是付之闕如,反而在茶道美學、哲學方面大作文章,是本末倒置的行為。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欠缺專門研究茶產業的系所及研究人員,而中國卻投入大量的資源與人力進行研究,其成果已經遠遠超越台灣。台灣的茶業有長久的優良傳統,倘若不趕快在茶業的基礎研究加緊腳步、急起直追,Formosa Oolong Tea的名頭,想必也將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