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的白毫與清甜的包種──茶湯色澤與發酵程度

茶湯顏色深,不表示茶葉的發酵程度較高。

選擇好茶一定要開湯試茶

口感細緻、滋味醇和甘甜,才是茶葉發酵足夠的典型特徵。

 

茶葉的「發酵」研究,是1960年代,英國科學家E. A. H. Roberts所開啟的。1990年代又有日本多位學者投入研究,茶葉發酵機制遂逐步開始被釐清。在台灣,官方單位或民間人士,對於茶葉發酵程度的認定並不相同。但普遍有一個直接印象,認為茶湯色澤越綠,發酵程度越低,茶湯色澤越黃或越紅,發酵程度越高。

 

台灣半發酵茶類和發酵程度認定

茶類 官方 民間 湯色
文山包種茶 8~12% 15~30% 蜜綠、蜜黃
高山茶 12~15% 25~35% 蜜綠、蜜黃
凍頂烏龍茶 15~30% 30~40% 金黃
鐵觀音茶 15~30% 40~50% 金黃、琥珀
白毫烏龍茶 50~60% 60~70% 琥珀、橙黃、橙紅

可是以顏色來區分發酵程度準確嗎?以文山包種茶為例,因為其茶湯顏色呈現蜜綠或蜜黃,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發酵度最低的包種茶類,但其實這是個莫大的誤解。過去茶農製作文山包種茶,是以攤青薄、攪拌輕柔的「消水」製法為主;因有別於凍頂茶農攤青厚、攪拌重的「積水」製法,於是,文山包種茶的茶湯色澤較綠。所以說,一部份加工良好、茶湯顏色較綠的包種茶,發酵程度是可能遠高於其他茶類的。不明究理者以綠茶的湯色與發酵度直接套用於包種茶類,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方法。

滋味醇和才是高度發酵茶的特徵

許多與茶葉相關的書籍中,都認為白茶發酵度為10%,然而中國湖南農業大學施兆鵬教授主編的《茶葉加工學》中,卻紀錄白茶的兒茶素類氧化程度(即發酵程度)高達70%以上,與舊有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以為白茶屬於為發酵茶,但數據卻告訴我們白茶是一種高度發酵茶。用相同的茶菁原料做比較,理論上發酵度越高,滋味將越醇和,刺激性越低。的確,製作優良的白茶,滋味清淡醇和,雖然湯色淺,但味覺表現上確實具有高度發酵的特徵。

近年來中國製作的鐵觀音,茶湯色澤普遍都呈現蜜綠色,與傳統鐵觀音茶湯呈現金黃色或琥珀色有很大的差異。以類似白茶加工方式的長時間萎凋、攤青較薄、炒菁較熟,以及團揉過程中去紅邊的特殊加工方法,是現代鐵觀音普遍呈現蜜綠色的主要原因。傳統的鐵觀音以長時間萎凋與重發酵的加工方式。會使葉緣變紅,泡出的茶湯色澤偏黃,且帶有醇和的發酵味。現今為了使茶湯色澤接近綠色調,且香氣更為清純,在炒菁時必須炒得夠熟,使葉緣轉紅的部分因乾燥而剝落,加上團揉時「摔青」的動作,更加分離出轉紅的葉緣,達到綠湯綠葉的要求。製造良好的鐵觀音,即使湯色呈現蜜綠湯色,發酵度也不低,能展現出相當醇和的茶湯滋味。

發酵程度百分比,是指茶葉在加工前後,兒茶素類物質減少的百分比。兒茶素類物質在加工的過程中,產生非常複雜的生物化學變化。根據茶葉改良場前研究員蔡永生先生的實驗,證實半發酵茶類透過加工,可溶性兒茶素類物質是可能呈現增加的趨勢,換言之,就是發酵程度呈現「負值」。

簡單來說,如果取茶菁採下之後直接殺菁所做的茶乾,與透過半發酵茶製造工序加工之後而成的乾茶,以相同的重量、沖泡方式來萃取茶湯,會發現以不完整的半發酵茶製造工序所做出的茶湯,兒茶素類總量反而比較高,就是這個道理。再來,從味覺感官來感受發酵程度,發酵程度越高,理應越不苦澀,但實驗中透過不完整半發酵茶製造工序所做成的茶,卻比直接殺菁作成綠茶還來得苦澀,完全與茶葉發酵的目的相牴觸。

所以,「發酵程度」一詞,應該被重新詮釋,甚至是取消使用。一個製造過程有許多瑕疵的白毫烏龍,在味覺表現上,絕對比製造良好的文山包種茶苦澀許多,但若就一般認知的發酵程度百分比數字來看,白毫烏龍的發酵程度卻明顯高於文山包種茶,卻無法從滋味上忠實呈現這兩種茶實際應有的差異。

湯色與製作過程有關與發酵度無關

茶湯色澤與發酵程度的關係,實際上比目前大部分文獻所述的來得複雜許多。多元酚類中的兒茶素類發酵(酶促氧化),是促使茶湯色澤轉變的機制之一。針對不同的茶類加工,茶菁的成熟度、加工方式、廠房設施與天候條件,都有可能影響茶湯的色澤。

對半發酵茶類中的包種茶類而言,茶菁成熟度是很大的關鍵。成熟開面葉中的內含物質,有條件作出金黃色的茶湯;過嫩的茶菁,製作出的包種茶類顏色大多偏綠或偏紅,很難表現出明亮的金黃湯色。相似的原理也反應在紅茶的採摘製作上,若是採摘成熟度高的茶菁原料,製成的紅茶湯色往往不那麼紅豔。

在學理上同屬包種茶類的文山包種、凍頂烏龍、鐵觀音及高山茶,若是採摘成熟度相同的茶菁原料,所製作出的湯色可能呈現蜜綠、蜜黃、金黃、橙黃、琥珀各種顏色。主要原因在於半發酵茶類製作過程中,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製茶師傅的做菁方式不同,甚至於因為殺菁方式不同,或是團揉工序的有無,種種細節都會影響最終茶湯色澤的表現。湯色與發酵程度及茶湯滋味是沒有絕對的關聯;要判斷茶葉品質的優劣,湯色能做依據的比例其實是相當低的,更該注意是否為發酵不足的碧綠茶湯,或是積水紅的茶湯。但是目前比賽茶的評審卻過度注重湯色,誤導了茶農及消費者。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1.茶湯色澤與發酵程度無絕對的關連。

2.發酵度高,茶湯口感越細緻、滋味醇和。發酵度低或發酵不完整,茶湯口感較粗糙、滋味苦澀。

3.茶湯色澤會因茶菁成熟度、加工操作方式而異。

4.應由茶湯滋味判別發酵程度,而非湯色。

市面上許多紅茶,打著高發酵程度且不傷胃的旗幟販賣,但是紅紅的茶湯一入口盡是苦澀,都說紅茶被普遍認為是發酵度最高的茶,這種滋味總讓人有廣告不實的感受。發酵程度的高低,決定在品種、季節、產地與製法之上,當茶菁中苦澀的多元酚類物質含量越高,茶葉的發酵程度理應越高,才能藉由發酵作用的力量將苦澀化為甘甜。愛茶人買茶,應該用心體會茶湯所帶來的各種味覺反應。製造工藝越精良,發酵越完整的茶,滋味必定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