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天涯

茶是世界上僅次於水,被喝得最多的飲料。

全年產量已經超過三百萬噸。其中,80%以上是全發酵的紅茶,8%是不發酵的綠茶,只有3%是「半發酵茶」,就是我們通稱的「烏龍茶」,這「一小撮」半發酵茶,大部分種在福建、廣東和台灣,而大部分也都在當地喝掉。台灣的烏龍茶,在其中占有翹楚的地位。

 

中國的雲南省,一個與台灣阻隔遼遠之地。泥濘濕滑的土路,穿過綿延的山嶺密林,對行旅而言,難於上青天。當代「文明」世界可能記錄說,某某探險家在某時某日,在彼處「發現」了某個失落的世界。這只該是「我們」這些外鄉人的看法吧!「他們」當地的土著,第一眼看到裝束怪異的探險家時,心理的驚訝,恐怕不是什麼「被發現」的、得救的雀躍。

至少,就如今風行全球的三大無酒精飲料──咖啡、可可、茶──而言,當地的人才是撒種、繁衍,並傳播「茶」福音的源頭。

所以說,茶書上都計載著雲南當地的世界三大古茶樹;其一,南糯茶王,樹齡八百餘年;其二,巴達茶王,一千七百餘年;和活了千年的邦崴茶王。當地人說,他們的茶已經種了五十五代。前去「探險」及「發現」的漢人學者便說,那大約是在敝國的三國時代,敢情是蜀國的諸葛孔明在七擒孟獲之際,以德服人,傳入農耕科技,才會將野生茶樹馴化,終而遍植神州,德被世界吧。

這茶之為物,拉丁學名是Camellia Sinensis,原生地是東亞的「照葉樹」森林帶,也就是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往南擴展到印度的阿薩姆,往北到雲南,接著曳洒往東,遍及中國的江南、印度支那半島、台灣,和日本。這一片森林多為常綠樹,樹葉表面光滑,所以稱為照葉樹。居住在這廣袤森林帶的民族,不論是漢是蕃,不約而同地把生長其中的茶葉,拿來加工,或吃或喝。這些吃茶或喝茶的民族,也四向遷移,部分來到台灣定居,又從台灣漂洋過海,遍布到南中國海和南太平洋各島。當代人類學家泛稱之為「南島民族」(Malayo-Polynesian),在台灣,則是平埔和高砂原住民的祖先。

或許茶種的漂移,比人種的流動還要早些。無論如何,他們都渡過了黑水溝,在台灣住下來。當漢人「發現」台灣之後,就有了「蕃」人喝茶的紀錄。西元一七二三年出版的《赤崁筆談》,曾提到「水沙連」──今埔里、日月潭、水里、竹山等地產茶,每年有漢人通事入山採製,這些山茶,或稱為野生茶,目前還找得到。事實上,普利的眉原山,還有一處「原始茶樹野生林保護區」。至於原住民如何食用、飲用,或將茶作為藥用,我們所知不多了。

事實上,茶葉的栽種、加工、精緻,以及因製茶、飲茶而產生的科學和藝術成就,得歸功漢民族。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唐朝統治中國之時,就有陸羽寫成一本《茶經》。陸羽自小孤苦,被送進廟裡當小和尚,又逃出來學唱戲,演小丑、「搬布袋戲」、變魔術;長大後受貴人賞識,讀書做官遊山玩水,精研茶道並品題各處名泉。他寫的《茶經》,論茶的起源和栽培,採製的工具,蒸菁的技術,烹飲的器皿,煮茶、飲茶的方法,茶的掌故、產區、事略和圖譜。這是一本茶百科全書。整整一千年後,英國人在印度阿薩姆種茶。就將《茶經》翻譯,並深入探討,把它當做「教科書」。這是歷來所知的,文明史上最老的、實用的「現役」教科書。

這個茶的「文明化」過程,在台灣也是一樣。原來的野生山茶,據《淡水廳志》所載,「性極寒,蕃不敢飲」,和我們今日的茶是不同的兩回事。如今的茶,不論品種、製法、茶人、茶文化,都是近代漢人入台移民史的核心之一。台灣的漢人移民,以閩粵兩地最早最多,種茶、製茶、飲茶的習慣,也像兩地一樣,以半發酵茶為主。盛行於中國其他廣大茶區,不發酵的綠茶,就不曾在台灣成長過。一直到今天,茶文化和茶市場,早已廣被全球,年產量約三百萬噸,其中近90%幾是全發酵的紅茶,8%是綠茶,只有3%是半發酵茶。這「一小撮」半發酵茶,大部分種在福建、廣東和台灣,而大部分也都在當地喝掉。

對台灣住民而言,這就是「唐山公」帶來的文化。我們種的、喝的,像烏龍、包種、鐵觀音,或者東方美人,都是半發酵茶。那些穿著鳳仙裝,正襟危坐,用小壺小杯裝模作樣擺姿勢的「茶藝」,走遍世界也是只此台灣一家。在綿延千里、橫亙千年之後,茶已在台灣根深柢固,我們還要繼續喝茶幾千年。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