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茶計,豈只三十六招

真正的試茶,一次投葉才三公克,沖水一百五十C.C.,浸泡長達五分鐘。

如此一來,茶葉全開,優缺點才能一覽無遺。

  大清國愛新覺羅氏皇家子弟,溥心畬,是鼎鼎大名的畫家,收藏家都知道他的畫膺品極多。一則流傳甚廣的笑話說,即使到他家登門買畫,進了大門,坐在客廳,向他的家人子嗣購買,都還不能保證如假包換。最好是在他的畫室,由他親手交割,才令人放心。區區茶葉,當然不比國寶級名作那樣珍貴,但利之所在,弊端叢生之苦,相信眾人都有所聞。

  朋友送來一包親自前往屏東滿州鄉買的「港口茶」,剪開真空包裝,倒出來一看,茶葉揉成球型,不像港口茶遵古泡製,「鼎趜」而成的老式半球型;再一聞,還有發酵味,也不是港口茶不發酵的本相,只有價錢,倒是港口茶的行情。細細詢問,友人停車買茶之處,還不到港口溪出海口的港口村,就像買畫的人登了溥心畬的門,卻還未入其室。那包茶或許是以便宜的夏季烏龍毛茶,炒成白霧色來混充,喝起來不壞,但不是港口茶,也不值那個錢。

  中台灣某個山明水秀的風景區,用的是更細緻的手段。遊客駕車前往,會遇到和顏悅色的歐巴桑,站在路邊揮手攔車,遊人飽覽沿路的山光水色,早已心情開朗,胸懷暢快,多半會停下來,好心載送一程。歐巴桑一邊千恩萬謝,一邊流利的介紹自家既養鹿、又種茶、又好客,歡迎旅人「來這坐,來奉茶」。走著走著,她家到了。然後你發現那並不是什麼殷實農戶,根本就是一家,你避之唯恐不及的特產行。

  你又能怎麽樣呢,全家人都簇擁而出,堆著笑臉邀你坐,喝杯茶,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又說如何因你的好意,一斤二千元算你一千元。你,還有你,你們脫得了身嗎?如果你好德不如好色,他們沿線還布滿了衣著入時,裝作難得回鄉,卻誤了公車的摩登小姐,甚至還有以天真未泯,學齡前的小姑娘為餌的招數。我們沒有孫悟空的法眼,多數人還不是像唐三藏那樣,心一軟,就中了妖精的計了。

  所以說,市場競爭厲害,賣茶的技倆自然層出不窮,像調包、加味,以茶枝混裝,或者喊出三斤一千元正港高山茶的,都是不入流的、粗陋的騙術,早已被市場淘汰。目前獲利最令人眼紅的生意,莫過於在觀光茶區,向遊客推銷高山名茶了。事實上,台灣的高山茶區,幾乎也都成了盛名遠播的風景區,週末假日遊人如織,站在特產行林立的街道上,一眼望去,個個觀光客都像肥羊。

  客人到了山上,遠看層巒疊障,近處盈滿茶香,又有田園風十足的鄉人殷殷款客。在料峭春寒中躲進溫暖的店裡,喝幾杯笑眼奉上的熱茶,有誰能不未飲先醉。高山茶是統一行情的,沒有議價空間。何況在那麼怡人的氣氛和陣陣的茶香裡,哪一杯喝來不是那麽芬芳甘美呢。所以你買了,那可不便宜,一斤少則六千元,多者上萬。但是你感到很「爽」,你買了。你回到家,把朋友都喊來,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可是奇怪,茶泡起來卻沒有那麼國色天香。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妨一一道來。首先,主觀情勢變了。在高山上,你心情暢快,感性溫柔;回到市塵,面對忌妒你有錢有閒的朋友,你只好變得理性而批判。但態度和心情不是重點,重點是客觀條件。第一是水,你家的自來水,坦白說,和T.D.S.(總溶解固體量)不到十五ppm的高山清泉沒得比。(城裡的自來水,理想上應低於五十ppm,但是你住的公寓那些年久失修的管線,和多年不清洗的水塔,會把水弄成什麼德性,在此就不打算再嚇你了。)

  其次是溫度。請切記一事。高度上升氣溫就下降,每上升一百公尺,溫度降低攝氏○.六度。如果你前往觀光的山區,海拔有一千二百公尺,泡茶的水,才九十度就滾了。這種「低溫」泡出來的茶,香氣固然表現不全,但是苦澀味也出不來。在特產行滿室茶香的薰染之下,你只覺得清香撲鼻。回到低海拔的家裡,拿一百度的滾水泡茶,香氣更濃郁,但是,沒有人能保證沒有其它不那麼迷人的味道。

  其實真正極品的高山茶,確實是人間妙品,只是你很難買得到。而且泡茶,尤其是第一泡,特別應等到沸水大滾,能掀壺蓋的程度才沖水(那時水溫才真正有一百度)。可惜目前新興高山茶區的風氣,是只論產區行情,不論個別產季和產戶品質的優劣。齊頭式的平等,保障的是茶農和茶商,消費者的權益多半要自求多福了。

  除了這種高山迷情,願打願挨的状況之外,一般人多半只在城裡向茶商店家買茶。店家在試飲的時候,慣以多「投葉量」,加上快沖快倒的方式泡茶。這種方式在短時間內就達到湯色濃度的要求,茶香溢出,而缺點尚未暴露。消費者看來,以為一定經久耐泡,其實都是超量投葉與快速沖泡造成的錯覺。真正的試茶,剛好相反的。一次投葉才三公克,沖水一百五十C.C,浸泡長達五分鐘。如此一來,茶葉全開,優缺點才能一覽無遺。如向相熟的店家買茶,你也可以作同樣的要求,甚至等到茶湯冷卻之後再喝。

  再來就是我們要不斷呼籲的,不要被美觀的外型迷惑。半球型的烏龍茶,為了易於揉捻,做成美觀的外型,茶農常採成熟度不足的嫩芽,愈昂貴的茶愈有這種傾向,往往做成綠豆大的小顆粒,真是清香有餘而甘醇不足。消費者購買時,不妨挑選大開面的茶葉,不但價廉,而且物美。

  至於買茶到底上山找茶農好,還是走訪城裡的店家好,說一則美式的笑話給大家參考。話說某老美駕車到鄉間玩賞,遇農家在門口賣雞蛋,便興沖沖的停車購買。他邊挑邊向老農說,我真喜歡放在籃子裡的新鮮雞蛋,這一定是你家的雞孵出來的吧?老農很坦白地回答,不是,我從超市買回來以後,把塑膠盒拆了,蛋擺在籃子裡,專門賣給像你這種愛吃新鮮蛋的人。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