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與傳承

一九七〇年代之後,外銷轉內銷,島内市場崛起之後,台茶重鎮往南移到中部茶區,小農經營,自產自製自銷,凍頂之名顯赫,幾乎成了烏龍茶的代名詞。

「蕃庄」,字面上來說,是指茶葉被洋鬼子裝箱運走的意思。蕃莊烏龍,是早期外銷的最大宗,買主遍布全球,茶園綠滿北台灣。又有「舖家」,做的是包種茶生意,專門供應南洋華僑,有所謂「安南館」和「暹邏館」,產區集中在古來的包種茶產地──台北文山堡。

一九七〇年代,外銷轉内銷,島內市場崛起之後,台茶重鎮往南移到中部茶區,凍頂之名顯赫,幾乎成了烏龍茶的代名詞。台灣的四大老茶區,凍頂和埔中都列名其中,然而距離北部的出口港較遠,製茶技術和經營規模都遠遠不如。北部外銷茶區必需恪守產製分離的「製茶管理規則」,茶廠須備有工廠登記證,產品才能外銷。這項規定,在中部茶山是陌生的,那裡自來就是小農經營,自產自製自銷,沒有政府單位前來聞問。

台灣的產業,多是島國的外銷導向型,生產規模都是著眼於全球市場。原料經過簡單加工之後出口,廠商前腳押匯收款,後腳就進酒家胡天胡地,較謹慎者購屋置產投資股票,搭上泡沫經濟膨脹的致富列車。至於內銷產業,小小兩千萬人口的市場,外銷業者是不屑一顧的。他們做慣了以貨櫃出口的大生意,對於買斤賣兩,收了「获仔票」,不知道能不能兌現的小買賣,一向興緻缺缺。內銷廠在外銷業者眼裡,就像流動攤販面對百貨公司一樣可笑,了不起讓他到樣品室和倉庫裡,「切」點剩餘物資就算了。

台灣的產業之間,外銷和內銷是「斷裂」的,各自不相聞問;茶業也是一樣,而且北部外銷茶區和中部內銷產地,也是斷裂的;當今自產自銷的茶農和早期外銷廠的大老闆,也是斷裂的,他們各有各的世界。就時代劃分來說,當傳統外銷產業外移之後,內銷業者也並未翻身。台灣市場很奇怪,買些粗製濫造的便宜貨,或者到委託行買舶來品,那些曾經因價廉物美,廣受歐美第一世界喜愛的外銷「無印良品」和「OEM」產品,反而買不到。

在傳統產業面臨時代壓力而斷裂的時候,茶業卻因為具有難得的特色而存活,甚至在泡沫經濟發達之中,更加繁榮,從凍頂而高山,從平價的紙包「茶米」,一路飆到令人咋舌的天價。這股逆勢上升的氣勢,靠的是什麽祕方呢?

坪林包種茶區的故事,或許能提供一些線索。北部的「番莊」茶區隨著市場變遷都消失了,只有做「舖家」生意的坪林,存活下來。為什麼呢?那些蕃庄茶區,資本雄厚消息靈通,市場要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但是等到市場什麼都不向他們買時,整個外銷產業就垮了。

坪林卻不是這樣,他們因為較靠內山,交通不便,加上地勢崎嶇,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反而安於小規模的古法生產,而且百年如一日地賣到安南和暹邏的華人市場。他們未曾隨人起舞,保留了傳統烏龍茶的特色。這種堅持,使他們在一片斷裂聲中存活下來,形成特殊的,傳承的一頁。

中部的內銷烏龍茶區,也傳承下來,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製作烏龍茶,安於原先小得可憐的島內市場,終於等到了出頭天的一日。一百多年來,台茶的高峰產量都在每年兩萬噸上下,以前幾乎全數外銷,現在卻連自己喝都不夠,這龐大交易的利潤,讓小茶農和小茶行都賺了,但專作外銷的茶人不與焉。

很明顯的,堅持傳統特色者活下來了,中部茶區和北部的包種茶區,都因為堅持做自己內行的,有特色的半發酵烏龍茶,而傳承下來。那些改來改去的,都不在了。

傳統產業,倘若能保留並發揚它的特色,往更加精緻的境界「向上提升」,其前景並未封閉。包種茶區能跨越外銷與內銷兩代,依然生機暢旺,就是一個堅實的例子。而中部的凍頂型烏龍茶區,隨後往高海拔發展,更以特殊的「產地香」──即所謂的「高山氣」,造成新一波的銷售高潮,甚至獨創特殊的品茶風格和茶藝文化。台茶是有機會往更精緻、商品價值更高的路走!

但是目前的趨勢,為了追求茶葉外型細緻緊結,往嫩採和輕發酵偏移,造成烏龍「綠茶化」的現象,失去了烏龍茶的特色。一旦失去特色,在市場上就會被取代,接下來便將是斷裂。不僅如此,這一代的台灣茶人,還把這一套招式,帶到福建去,在那裡監製台式的烏龍,回銷島內,或混充台茶在中國内地銷售;由於買價較高,頗受當地茶農的重視,眼看著有樣學樣,不需太久,福建茶區將被「導誤」,而歷時數百年的半發酵茶,恐怕就成了瀕臨絕種,應受保護的人間遺產了。這恐怕不算是善意的回饋吧!反省百年的台灣茶史,找到斷裂、甚至是覆亡,與傳承和發展之間的線索,或許值得當代的台灣茶人參考。

世界市場自有其運轉的機制,唯有精益求精,堅持「照起工」,不「偷吃步」,有不能替代之特色的人就能留下來。

Formosa Oolong Tea能不能傳承,就看新一代茶人的誠意了!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