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台灣四大茶區,以外銷為主,而現已今非昔比,明德的明德茶,南庄或獅潭的仙山茶,都還是當年留下的痕跡。
桃竹苗三縣的茶園和茶業,最教人興起滄海桑田的感觸。昔日台灣四大茶區,是凍頂、名間、坪林和老田寮。那「老田寮茶」的舊名,指的就是苗栗縣頭屋鄉,如今的明德水庫地區。遊客去那裡,仍買得到明德茶,但規模已今非昔比了。
白雲蒼狗流轉無常,今天到三義,大家都知道那是台灣雕刻業的重鎮。但是,當年台灣農林公司的紅茶廠設在那裡,知道的人就少了。紅茶是經濟規模巨大的產業,原料和成品的吞吐量驚人。可以想見當其全效運轉之際,四周的茶園景觀,必定是連綿起伏,滿山遍野的。
外銷茶園的分布,銅鑼也在其中。如今境内的九華山,只有紅土花生出名有趣的是,九華山上紅土是有的,但花生園卻找不到。就「紅土花生」這四個字而言,與其土地相關,只有前面那兩個字。茶園倒還有一些,分布在僻遠山坡上的相思林裡,有些修剪整齊,仍然交貨給外銷廠,也有些隱沒在芒草叢中,仔細撥開來,看得出阿薩姆大葉種茶樹的遺跡。苗栗縣其他鄉鎮的茶園,命運也相差不遠,像南庄或獅潭的仙山茶,而三灣則改以梨出名,大湖的茶原也是無印良品,但如今大家只去採草莓,茶之為業,已漸漸被淡忘。除了椪個在傳說中,因無心插柳而成就不凡的國寶。
與新竹峨眉接壤的頭份鎮,是縣內最重要的椪風茶區。鎮上的興隆里上坪一帶,緩坡的丘陵連綿,芒種前後,烈日瀰天舗地罩下,一點風也沒有。行走其間宛如置身烤箱,這是小綠葉蟬衷心喜愛的氣候。要分辨每一畦茶園是不是易受蟲害,其實不難。那些「微型氣候」不適於小綠葉蟬滋生的茶園,只能將青心大冇做成廉價的夏茶,為了節省工價,都行機械採收,茶樹因此剃得平平整整。至於容易「著蝝」的,茶農便不噴藥,留著嫩葉餵蟲。此際要收成了,茶園裡點綴著年老的採茶歐巴桑,裹得嚴嚴整整,緩緩地將蟲蛀的芽葉挑出來。至於歐吉桑們,則好整以暇地待在路邊的茶廠裡,圍在長桌邊聊天。他們在等待歐巴桑帶著茶菁回來,一斤兩千元地買走,回家後各憑本事製茶。以三斤茶菁做一斤茶計算,頂極的椪風茶軍是材料成本,就高達一斤六千元。難怪說,最上等的椪風茶,一點都不膨風的說,真像藝術品一樣珍貴。製成好茶的藝術家,身和名氣都令人仰望,而他們的背後,便是全身裹得花花綠綠,佝僂著在烈日下緩緩移動的偉大女性。喝得起的人就喝吧,喝的時候不妨學一百年前的英國女王那樣,用玻璃杯,欣賞茶葉在滾水中舒展騰躍,宛如舞動中的東方美人。只是對茶園裡那成群的,年華老去的採茶姑娘,也不妨虔誠的感念一番。
苗栗縣一老田寮茶區
(白毫烏龍茶區,參閱〈五色斑斕的東方美人〉一文)
◎茶區簡史 台灣早期四大茶區之一,老田寮曾是外銷茶重鎮,茶園連綿,廠房接比,如今已極度衰落
◎茶區分布 頭份、頭屋、獅潭、大湖、銅鑼、三義、南庄、三灣
◎地形地質 紅壤土
主要品種 青心大冇、青心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
◎茶作管理 粗放;機採
◎製程特徴 以桶球機做半球型茶,日光萎凋後不浪菁,直接炒熟桶球
◎產期產季 四月到十一月,年收四季
◎商品名稱 頭屋:舊稱老田寮茶,今通稱明德茶
◎市場行情 ★★★☆☆☆☆☆☆☆
◎商品評介 粗放、大量製造,多外銷及工業用,或銷餐廳
◎交通狀況 高速公路聯絡道可達
◎農特產品 草莓、三灣梨、桶柑、海梨、楊桃、花生、木雕
◎著名景點 明德水庫、九華山、大湖草莓園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