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精製過程

 

烘培

烘焙主要目的是降低含水量、去除雜味及減低咖啡因含量,濃縮茶葉的香氣與滋味。適合烘焙的茶,發酵程度比需較高,才能增添風味,否則只是用火味掩蓋製作不佳的事實。

在六大茶葉中,青茶類(即包種、烏龍、鐵觀音)是唯一講究烘焙(或稱焙火)工藝的茶類,透過不同的烘焙方式,才可以造就青茶類獨特且多元的香氣。

 

毛茶在產區製作完成時,茶乾含水量尚高,品質也不穩定。茶行在收購茶農的毛茶以後,會視毛茶的狀態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主要目的是降低含水量、去除雜味,並且依顧客的喜好風味進行不同程度的焙火。老一輩茶人用閩南話「縮茶」來描述茶葉焙火,意思就是指焙火的目的是在濃縮茶葉的香氣與滋味。茶葉的製作,需要到這個步驟,才算是精製完成。

 

發酵足夠焙火才能更增添風味

焙火程度的高低,可直接由茶乾的外觀判斷、焙火愈重茶乾愈顯暗褐色;焙火愈輕,茶乾愈顯黃綠色或濃綠色。

茶葉含水量降低,有利長期儲存,品質比較不易劣化。台灣茶行對於烘焙的定義各有說詞,沒有統一的標準。在中國福建茶區,對於烏龍茶的烘焙程度則有明確的定義。依茶乾外型,香味與葉底特徵將火侯分為五等。

烏龍茶的五種焙火程度

火候程度 俗稱 外型特徵 香味
1~2分 微火

(走水、欠水)

條索緊結、色澤稍暗、砂綠仍明顯 氣味清純、仍有毛茶香氣特徵、沖泡一次後葉色轉原毛茶色澤、茶湯蜜黃。
3~4分 輕火 條索更緊結,色澤稍泛暗、仍帶砂綠 帶輕微火香、香氣較熟化、湯色呈金黃或褐色。滋味醇和有刺激感、沖泡二次後芽葉開展。
5~6分 熟火

(半生熟)

色澤泛暗、條索緊結、帶微紅色、沉重感減少 帶火香、原香減少、無青味感、湯色橙黃帶紅。滋味甘醇厚實、帶鮮甜。沖泡三次葉開展、葉底呈暗黃綠色、不能轉毛茶色。
7~8分 足火 色澤泛暗、紅色條索緊、重實感減退、以手碰擊聲暗啞、少部分茶葉暗烏紅色 火香濃、原香很輕、湯色橙紅或暗褐。滋味濃厚帶粗感。沖泡四至五次葉面開展,呈暗綠色。
9~10分 重火

(老火、高火)

色澤暗褐色,泛烏紅、有疏冇感、手碰擊啞悶、部分茶葉烏紅色 火香濃強、帶焦味、失原茶葉特徵。湯色暗橙紅或暗褐色。沖泡後芽葉少量開展、呈暗褐色、部分芽葉暗褐團不能開展。

 

烏龍茶的焙火程度有以上明確的分級,但不是所有的半發酵茶類都適合焙火。茶葉是否適合焙火與海拔的高低無關,最重要還是取決於茶菁的採摘成熟度與製作的發酵程度。

「高山茶重清香適合輕焙火,平地茶品質不佳所以適合重焙火」,是產業界與消費者對於茶葉的嚴重錯誤認知。現今市場上的高山茶不適合用較重火候烘焙,原因在於嫩採及發酵不足,僅適合以低溫複火乾燥。過度嫩採與發酵不足的茶,本質上接近綠茶,若是焙火加重,會比不焙火的毛茶更加苦澀,且失去原有的新鮮香氣與滋味。低海拔茶葉則因為日照長與氣溫高的氣候特性,茶多酚含量高,適合以高發酵的製作方式,再藉由焙火精製。若是低海拔茶葉的製作方式也仿照高山嫩採且輕發酵的走向,就算焙火技術再高明,焙火程度再重,也無法擁有良好的香氣與滋味。

現在市場上海拔愈高的茶,採摘成熟度往往愈低,發酵度愈不足,茶葉中的可溶性醣類含量低,且苦澀的多酚類物質轉化不足。這樣的茶經焙火後,縱然甜度略有提昇,但提高的苦澀度卻遠高於甜度。另外,輕發酵茶葉所具備的香氣型態,大多屬於低沸點物質,一旦受到高溫烘焙即揮發到空氣中,稚嫩、發酵不足的茶葉又很容易「咬火」,沖泡出的茶湯徒留火焦味,特色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