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凍頂烏龍,採摘成熟的對口葉,製造工序較為完整
毛茶的茶湯呈現金黃色,焙火後的茶湯呈現橙紅色
更簡單地說,這是一種重發酵、重焙火的茶葉製造方式
1980年代左右,凍頂茶剛崛起不久,高山茶也在此時開始嶄露頭角。在比賽茶評審的推波助瀾下,凍頂比賽茶失去了初始著重滋味的路線,朝高山茶清香型的路線靠攏。當時茶藝界的季野先生有感於古典凍頂茶的式微,提出了「紅水烏龍」一詞,意在恢復凍頂茶的古風。三十年過去了,清香型高山茶仍舊是市場主流。部分愛茶人士體認到現今市面的高山茶喝多了傷胃,開始追求茶湯細緻溫和的烏龍茶,這時,紅水烏龍才再度被提起。
紅水烏龍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最簡單的解釋就是1980年代以前作法的凍頂茶。那麼1980年代以前的凍頂茶究竟是怎麼樣的風貌?和現在的凍頂茶有和不同呢?
夏紅水冬金黃,傳承烏龍茶古風
早年的凍頂茶,茶園不使用過多肥料,採摘成熟的對口葉,製造工序較為完整,毛茶的茶湯呈現金黃色,焙火後的茶湯呈現橙紅色。更簡單地說,這是重發酵、重焙火的茶葉製造方式,但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還是在茶菁的成熟度與毛茶製造工序的掌握。
烏龍茶裡種半球型包種茶的製造方式,是由王德與王泰友兩位先進傳授至中部名間及凍頂茶區等地。名間茶區位在彰化八卦山台地,雖然海拔不如凍頂高,但是有比較好的製茶環境,所製作出的茶香氣往往勝過凍頂。凍頂茶區腹地小,製茶空間較狹隘,製作時容易萎凋不足,毛茶湯色較紅,滋味略帶苦澀,香氣也不及名間茶清香。這兩個地區所產的茶,茶農加以焙火修飾後販售,是早期凍頂茶的樣貌。
後續高山茶的崛起,改變了凍頂茶原本發酵程度較高的製造方式。當凍頂茶往輕發酵的「綠水」製造方式靠攏後,茶湯滋味不僅更苦澀,且香氣與傳統的凍頂茶有很大的差異。
「回歸傳統的發酵式『紅水』烏龍製程」,季野先生曾明確地以文字這樣紀錄。現在有許多茶農感到市場的變化,回過頭來學習製作傳統的紅水烏龍茶,但大多仍犯了茶菁採摘成熟度不足、萎凋不足、發酵不足的通病,雖泡開的茶湯也是紅色,但卻是「積水紅」。這樣的茶湯香氣混濁、滋味苦澀,過度強調焙火的重要性,與傳統凍頂茶的原貌還有一段距離。
製作發酵度高的紅水烏龍,取夏季的茶菁是最為合適的。夏季的高溫與長日照,使茶菁原料含有大量多元酚類物質,並帶有一股燥熱的夏茶味。要是拿這樣的原料製作輕發酵的包種或烏龍,不僅茶湯苦澀,香氣也不討喜。不過,只要製造工序掌握得當,夏季的高溫其實有利促進茶菁的萎凋失水與發酵作用,製作出的茶湯色澤相對比較偏紅,正是名符其實的「紅水烏龍」;在氣溫較低的春、冬季,茶湯則偏向金黃色。
在市場吹起一股小葉種紅茶熱之時,與其一窩蜂的隨之起舞,茶農倒不如回歸傳統,製作古早味的凍頂茶。如此不僅能走出茶農自己的特色,還可以避免嫩採對茶樹的傷害,維護茶區的生態平衡。愛茶者喝了這樣精湛工藝製作的茶湯更沒有腸胃不適的困擾,如此才是茶產業永續經營之道。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