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的角色──到茶行買茶去!

茶葉是比起咖啡、葡萄酒等更容易受天候影響的農産加工品

有時上午採收或下午採收,同一產區的向陽山坡或背陽山坡

茶葉的品質就可能產生差別

若希望每次購買的茶都有一定的品質保證

茶行是最佳的購買管道。

 

傳統茶葉的產製銷結構中,面對消費者的是市街上的茶行。如今因資訊的公開化、普及化與行銷方式的轉變,消費者可以透過網路、電話行銷、大型商場等模式購買茶葉,或是直接開車到茶山向茶農買茶。買茶的管道百百種,為什麼要到茶行買茶呢?直接向農民買,讓農民不被商人剝削,不是比較好嗎?相信有很多消費者抱持著這樣的信念,走出茶行,轉而走入茶山。但到了最後,消費者還是買不到好茶,茶農也沒賺到更多的利潤,仍然兩頭落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掌控茶葉品質與價格的守門員

「去年和A茶農買的春茶很好喝,今年春茶還沒採就預定了數十斤,但是今年的品質和去年相較之下實在差太多,我懷疑茶農拿進口劣質茶混充。」許多走入茶山的茶客這樣抱怨,雙方的交易關係也就因此畫下句點。

 

茶葉品質的不穩定來自於生產製造端。對茶農而言,每一季的茶葉品質,受天候變化的影響非常大,品質不穩定,然而生產成本卻不會因為品質下降而減少。消費者若直接與茶農交易,便會產生前述的現象──「質與價不一」,因此難有長遠的主顧關係。而這裡就是茶行應該努力的環節。

茶行作為生產端與消費端之間的橋樑,必須負起「品質管制」的重責,才能為廣大的茶農與消費者建立長遠的「生產──消費」體系。茶行作為銷售管道,不是只有外人眼裡的進貨、包裝如此簡單的工作。對於每一批原料的品質與成本,都必須判斷正確,除了確保合理利潤,也要保障茶農獲得合理的報酬,維持長遠的合作關係。茶行還要為所販售的茶葉負責,將正確的茶葉知識傳遞給消費者,幫助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飲用的茶。

茶行的原料採購,必須釐清品種、產地、季節、天候、加工技術等變因對品質的影響。這是一門具有高度專業的工作,不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要鑽研茶樹生理、茶園生態、茶葉加工技術等領域,加上多年的經驗累積,與足夠的資金大量採購,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銷售模式;只可惜這樣專業的茶行,多半已淹沒於市場潮流中了。許多茶行對茶葉的專業知識付之闕如,新興品牌著眼於打造茶葉的外包裝,現在連老茶行也步入了只重包裝不重內涵的後塵。

 

做茶葉知識的傳播者

年輕一代的愛茶人,多半對於走入茶行試茶與買茶這回事懷有相當的恐懼感,一來不知該如何向老闆詢問自己喜愛的茶類,二來深怕上了經驗老到的老闆的當,買到質與價不一的產品。茶行給一般消費者的距離感不小,甚至連已經喝茶數年的消費者,也可能從不曾踏入茶行,而是透過親戚或朋友代買,最主要的原因是認為這樣比較不會被騙。

在風景區或茶山買茶,若買回家後覺得不合口味,很難拿到購買地點換貨或退貨。但在鄰近住家的茶行買茶,相對地可以享受較好的售後服務。茶葉購買前可以試飲,日後受潮或飲用時有何疑惑,都可以再回頭詢問茶行老闆。找茶、學茶、問茶,對茶有深刻識的茶行老闆,是最好的對象。若遇到無法提供試飲服務的茶行,則不妨詢問是否可以購買少量的樣本,若還是不行,那麼大可以轉向有上述服務的茶行。

就像咖啡館是連結消費者與咖啡知識的橋樑,茶行也應當是愛茶人購買品質穩定的茶葉,與吸收和學習茶知識的好地方。茶葉是比起咖啡、葡萄酒等更容易受天候影響的農產加工品,有時上午採收或下午採收,同一產區的向陽山坡或背陽山坡,茶葉的品質就可能産生差別,因此茶行維持品質及教育的功能在產業的發展中更是不可或缺。只追求包裝精美,或以似是而非的知識混淆消費者,也許一時間能獲得短暫的利益,但長此以往,無論是茶產業或是茶行本身,都是輸家。

 

你買的是茶葉還是包裝?

台灣的茶葉包裝,過去多著重在功能性,茶行常用方形毛邊紙包裝茶葉,四兩重一包,蓋上店家的印章。塑膠製品的包裝問世與普及改變了四兩紙包的形式。起

初將四兩紙包裝入塑膠袋中隔絕濕氣,後來發展出在方形毛邊紙上封上一層膠

膜,能比一般四方紙有效隔絕濕氣。

 

不透光的高密度鋁箔袋,將茶葉包裝帶入一個新的紀元。以長條型的鋁箔袋封口,茶葉更不容易接觸外界空氣與濕氣。將高密度鋁箔袋真空包裝好的茶,再置入紙罐或鐵罐中,是目前台灣市場最常見的包裝方式。

 

為了更加延長茶葉的鮮度,還應用充氮技術,讓茶葉更不易產生品質變化。包裝材料的進步,使得包裝過程更加耗能。但在此一演變背後隱含的是,市面上販售的茶葉商品,對於包裝方式的要求將更加嚴苛。

 

為什麼茶葉包裝需要百分之百隔絕空氣?因為若不這樣做,茶葉會很快就變質走味。且現今的茶葉製作,朝向不發酵的綠茶靠攏,是導致茶葉容易在短時間內變質的主因,所以更需要密封程度高的包裝方式。或許,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是茶葉製作型態的改變,加速了茶葉包裝的進步革新。

 

無論是四兩紙包、或是高密度鋁箔袋,甚至是近年來為因應消費者需求改變,出現的五至十公克真空小包裝,基本上都還是以功能為取向發展出來的包裝形式。茶產業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下,茶葉包裝設計蓬勃發展,為原本單調的茶葉包裝市場開啟新頁,衍生出更多元的商品型態。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透過網路平台或是文創通路,茶葉的消費變得講究品牌故事性與視覺美學。當茶葉的內外包裝隨著時代潮流而改頭換面之時,茶葉的內涵有沒有跟上腳步,考驗的不只是茶葉的生產製造者與販賣者,還有掌握生殺大權的消費者。您買的是茶葉?還是包裝呢?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