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香氣的茶,投葉量不宜多,重滋味的茶,可以多投葉,短浸泡
條型的包種茶,茶乾較蓬鬆,投葉量約蓋杯的五分滿
凍頂型和高山型烏龍,投葉量約三分之一
滋味重的鐵觀音,四分之一杯就夠了。
談起茶具,自有苦心收集,視若拱寶的名家,他們滿架的珍品,價值連城,比起博物館的古董毫不遜色。對此我們謹誠惶誠恐的表達對藝品收藏家無上的敬意。至於飲者,就是喝茶人,喝半發酵烏龍茶的人,自來講究所味茶具四寶:潮汕爐、玉書碨、孟臣罐、若琛甌。
潮汕爐是烘爐,燒炭火,講究的用甘蔗渣或橄欖核做燃料;也有捨烘爐,而用閩式紅泥小火爐的。玉書碨,是燒開水的壺子,以薄磁製成;孟臣罐,是泡茶的壺,就是著名的宜興紫砂小陶壺,容水量約50c.c.;若琛甌,是喝茶的小白瓷杯,一套四只,各5c.c.。
白磁杯是最好的泡茶器具
從前從前,烏龍依然「照起工」,採成熟對口芽,又經充分發酵的時代,拿孟臣罐泡茶,用若琛甌品飲,小試兩三杯,驅寒擋風消脹氣,想必是很享受的事。
當今這種綠茶化發酵不足的嫩葉型烏龍茶,在名家簽名手製、六杯量的大型紫砂壺裡沖泡,投葉量大,保溫效果好,出湯又慢,茶葉在壺裡燙熟,苦澀易於釋出,第二杯就成「紅水」,喝起來卻未見高明。
事實上,走訪積已有年的大稻埕老茶行,甚至遠赴潮汕八閩地區,會發現早都改用簡單的白磁蓋杯泡茶了。磁器在1280度高溫之下燒製,有光滑如玉的表面,沒有雜味,易於清潔;散熱快,不會燙熟茶葉;杯蓋的密閉性不強,出湯容易,不會把茶葉悶過頭。事實上,最需嚴格分辨優劣的評茶比賽裡,用的正是白磁的鑑定杯,他讓茶葉完全表現,無法仗恃名器和沖泡技巧來掩蓋茶葉的瑕疵。
這就使得茶飲更生活化、更平民化了。蓋杯價格便宜,幾十元一只,使用十分方便。如果在辦公場所,一只簡單的馬克杯;在家裡,拿只飯碗,同樣可泡茶,大可不必講究紫砂壺。人稱紫砂壺有5%透氣性,水蒸氣易於揮發,不會再壺頂凝成水珠,以免落入壺裡帶進氧氣,攪動茶湯使其變酸,能隔夜而不朽。
而茶葉能否耐得住久浸,完全看採摘製作是否按部就班而定。好茶在白磁蓋杯裡浸一整晚,依然不酸不苦,消費者大可自己試試。
投葉量依品種、製法調整
泡茶時依品種和製法來調整投葉量即可。重香氣的茶,投葉量不易多,已使香氣舒展發揮;重滋味的茶,可以多投葉,短浸泡。條型的包種茶,茶乾較蓬鬆,投葉量約蓋杯的五分滿,凍頂型和高山型烏龍,投葉量約三分之一;滋味重的鐵觀音,四分之一杯就夠了。
用水的選擇,也有人十分講究,其實只要不含消毒水味的自來水就可以,市售的純水,缺乏微量礦物質,茶的香氣滋味反而表現不佳。
很多鑽牛角尖的「熱血份子」,滿載一車空塑膠桶,遠赴深山去尋甘露靈泉,效果卻不一定更好。除非你有更合乎衛生標準的礦泉水接取包裝器材,能在現場啟用,否則泉水進了那只無法清洗的五加侖塑膠桶,接著悶在高溫的車子裡,一路搖搖晃晃,到了家裡早已變質。山泉裡又難免富含有機質,稍遇日曬,便長出青苔,不能久存。喝茶至此,豈不有點自作孽的意味。普通人家,取新鮮的自來水燒滾泡茶,就順天應人,十分愜意了。
第一泡茶也是好茶
沖泡時,很多茶藝師傅主張把第一泡茶倒掉,說是洗茶、消除農藥殘餘,或曰溫潤泡,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第一泡茶衝出來,浮著一層泡沫,說他是雜質或農藥殘餘的證據,真是自以為是的鬼扯。那些泡沫是「皂素」,就像人蔘那要「補」,而且此事已經日本大阪府茶葉先進谷本陽藏式證實。我們舉了「東洋科學家」的證詞,證明它是像「人蔘」那麼「補」,煩我台灣同胞,都應該相信了吧。
所以說,第一泡就可以喝,而且應當喝。再一次提醒重視養身的同胞,第一泡最「補」。至於唯恐泡不開而倒掉,那也大可不必,先用開水溫壺溫杯就可以了。做得茶求緊結的凍頂型烏龍,本來就要兩三泡才能舒展;至於湯色較淡的包種茶,可以試著以搖壺和回沖的方式,使茶湯更濃郁。
至於農藥殘餘,說起來實在太多心了。茶葉的製程,從鮮葉到成品,有許多步驟在高溫下長時間進行,如炒菁的溫度高達攝氏160度,時間長達七至八分鐘;初乾、團揉、覆炒,要在120度的炒鍋中翻好幾小時;精緻烘焙,也需100度上下,歷時數十小時才完成。茶葉製成之後,還有相當的存放期,飲用的時候,一斤茶可以喝上整個月。1986年某茶區進行比賽,踩了茶樣進行生物檢測,發現農藥殘餘,衛生單位在一個月之後複檢,便測不出了。
事實上,茶葉和生鮮食用的農作物不同。吃一斤小白菜,幾條小黃瓜,所冒的中毒的風險,比起喝茶要大多了,你不會把一斤才噴過藥的茶菁炒來下飯吧。不用太擔心的,看看那些老茶農,和每次動輒試飲數千杯的比賽茶評審,他們不都還活繃亂跳嗎?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