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不同季節的茶香──認識季節與茶葉品質的關聯

隨著不同季節的溫度、風向、濕度,以及日照程度不同

茶菁的內含物質也會有所不同,配合不同季節茶菁的內含物質

改變茶葉的製法,不同季節都能做出不同風味的好茶湯。

 

喝茶的人常講究喝冬茶或春茶,認為只有冬、春兩季產的茶品質才高,於是有「春茶做香,冬茶做水」的說法,似乎春、冬以外的茶都不值一顧。但是否真的只有冬、春兩季才有好茶?季節對茶葉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地球繞著太陽運行,在不同時間點,太陽光的入射角度不同,日照長度也隨之增減,因此產生了四季變化。季節的變化除了改變日照,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氣溫、濕度、降雨、風向等氣候變因。此外,亦與茶園病蟲害的好發時間相關,對茶菁的內含物質組成與產量有絕對的影響,而茶葉品質自然也隨著季節的更替產生波動。

走訪茶區,可以發現,茶農劃分茶季還是依循農曆的節氣而定的。過去在缺乏肥培或灌溉的年代,一切都是看天吃飯。當節氣到了霜降,東北季風南下,北部茶區和高山茶區逐漸進入低溫,中南部茶區則進入旱季,可說是一年當中最後的一季茶葉收成。不過,現今在人為的介入下,寒冷的冬季,平均氣溫較低的十二月和一月,也可見茶農採茶製茶。

茶樹在低溫環境下的生長速度緩慢,溫度太低時甚至會休眠停止生長。在台灣,茶樹因品種的差異,與生長地區年有效積溫的不同,一年可採收的次數也不盡相同。四季春可忍受低溫,在平均氣溫較高的低海拔茶區或緯度低的台東,一年可採收六至七次,全年幾乎不休眠;青心烏龍不耐寒冷,在高海拔的梨山茶區一年只可採收二或三次。

清明~立夏 春茶

立夏~夏至 頭水下茶

夏至~大暑 二水夏茶

立秋~霜降 秋茶

立冬~大雪 冬茶

大雪~冬至 冬片茶

冬至~立春 晚冬茶

立春~清明 早春茶

 

「春茶作香」的誤用與誤解

立春時節,各地的氣溫逐漸開始回升,平均氣溫較高的茶區,茶芽率先萌動,之後隨著各地茶區氣溫的回升,平均氣溫較低的北部茶區與高山茶區,春芽也依序紛紛冒出頭來。

冬季休眠期的茶樹茶芽因低溫而不萌發,葉子光合作用所生產的醣類因此大量累積於茶樹體內,等到春季氣溫回升,茶樹便大量萌芽,是一年當中產量最豐盛的季節。春季,是溫度較低、日照較和緩、相對濕度高的生長環境,有利於茶樹氮的代謝,因此蛋白質與胺基酸類含量比例是一年之中相對最多的季節。但相對低溫及短日照的生長條件,也抑制了茶樹碳的代謝,使得茶樹的多酚類含量較少,香氣物質的含量也較低。

春茶產季時,產區會依循氣溫回升早晚的順序,一次採摘。傳統茶區在節氣進入立夏之前,春茶的採收算是告一段落;但中部及北部海拔高度接近2000公尺的茶區,在此時才真正進入產季高峰,一直要到國立五月底六月初,才算正式結束春茶產季。此時的節氣已到芒種,低海拔茶區的頭水夏茶已開始採摘製作。

1.春季的茶樹在溫度與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生長勢旺盛,節間長。

2.冬季的低溫使得茶芽生長緩慢,節間相對較短。

 

「春茶作香」是茶區常聽到的行話。從氣候對茶樹內含物質的影響來檢視這個說法,的確有幾番道理。春季氣候導致茶葉可溶物質中的胺基酸與醣類含量比例較高,苦澀的多酚類物質含量少,茶湯相對甘甜。但是在低溫與短日照的生長環境下,不利香氣物質的生成,對半發酵茶的生產製造而言,未必有利。因此春茶的製作,著重在提升香氣的形成。

但是春天的氣候不穩定,製茶時往往容易起霧、下雨,導致相對濕度高、氣溫低、日照微弱,不利於進行日光萎凋及室內萎凋。這使得半發酵茶的製作在春季面臨了很嚴峻的挑戰。雖然茶葉中甘甜與苦澀的物質比例較其他季節而言來得高,但是經常缺乏適當的天候進行加工,製成的茶多半表現出太多苦澀,香氣類型偏向具有菁味,整體刺激性偏高。久而久之,這些茶在製作中未完整形成中高沸點香氣物質,只留下低沸點香氣物質,如此有製作缺失的茶,被學藝不精的茶商認為是良好的香氣表現,結果「春茶作香」一詞就這麼被誤傳誤用,苦澀的茶湯也隨之喝進了消費者的胃,實在是要不得。

 

夏秋最適製發酵度高的茶類

夏、秋茶在消費者眼裡,往往被視為品質較春、冬茶低劣的季節,其實未必盡然。春茶採收後,節氣就來到立夏,氣候較溫暖的茶區,在小滿或芒種這段時間,就可採收頭水夏茶,在立秋之前,還可以採收第二次夏茶。長日照與高溫的生長環境會促進茶葉內多酚類物質的合成,雖然淨光合作用產物累積量較少,胺基酸含量也不比春茶豐富,卻有利於香氣物質的合成。夏季的茶菁,如果製作得宜,反而能做出別具風味的茶湯。盛名滿天下的白毫烏龍,品質最好的產季就屬悶熱的初夏。

 

淨光合作用(net photosynthesis)定義:植物的二氧化碳淨固定量,等於總固定的二氧化碳量減呼吸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夏、秋茶製作時,因為苦澀的多酚類比例較高,若製成發酵度偏低的包種茶,茶湯刺激性太強,不適合多飲。但若是製成發酵度較高的烏龍茶,不管事白毫烏龍或番庄烏龍,都有絕佳的香氣與滋味表現。採收製造當天的天候條件是影響品質很大的因素。春季低溫潮濕,不利於製造發酵度高的烏龍茶或紅茶,反倒是在溫度較高的夏秋兩季,就原料及氣候而言,都適合製造發酵度高的茶類。

 

「冬茶作水」的背後原因

茶農習慣將一年當中最後一次的收成稱作冬茶。在高山茶區,為了避開霜期,冬茶的採收必須提早。以福壽山農場為例,冬茶在九月中旬前後就開始採收,此時節氣尚在白露與秋分交替之際,嚴格說來還是秋天。如果修剪時間錯誤,則茶芽在還沒到達一定的成熟度之前,就會因為低溫停止生長,產量驟減,對茶農是很大的損失。各個茶區,不論海拔或高或低,得依照當地的氣候特性調節冬茶採收時間,否則就會血本無歸。

許多茶區的東茶,雖然號稱冬茶,但實際上生長期間仍處於秋天。雖日照已經漸短,但日夜溫差大,有利香氣物質的累積。當茶樹面臨低溫的逆境時,大分子醣類會水解為蔗糖,以增加細胞內溶液的濃度,並降低凝固點以避免寒害。若東北季風南下得早,低溫茶了對茶湯滋味有利,也會形成高雅的香氣物質,那麼製作冬茶就有較好的茶菁原料。

冬茶往往有比春茶形成較好香氣的自然條件,且在其他內含物質方面,隨著氣候降低與日照縮短,多酚類物質代謝趨緩,含量也較夏秋季減少。此外,胺基酸含量也不如春茶與夏秋茶來的豐富。整體而言,冬茶的可溶物質減少,加上夜晚氣溫驟降,發酵作用難以啟動,因此製作時著重於促進多酚類物質的發酵,以帶動葉內蛋白質與醣類水解,增加可溶性胺基酸與醣類的含量,這也就是茶區為何說「冬茶作水」的緣故。

 

各季節茶葉內含物質比較

香氣物質 多酚類 胺基酸、醣類
春茶 較少 中等 較多
冬茶 較多 中等 較少
夏、秋茶 較少 較多 較少

 

包種茶與烏龍茶,在成品品質上各有特色,愛茶人也各有所好,無法直接評斷孰優孰劣。不同季節的茶葉,因為氣候條件的不同,使得內含物質的組成有所區別,適製性也不同。大自然巧妙地賦予了各個季節的茶葉擁有不同的個性,就等待製茶人欣賞其中的內含,適性而製之,而非一股腦地將每一季的茶製作成同一個樣子,那就可惜了各季節茶葉獨特的內涵。喝茶的人若能領略其中奧妙,不但可以在各個節令買到物美價廉的好茶,製茶人和茶樹更會為自己遇到了知音而感動吧!

 

《台灣烏龍茶第一堂課》

《烏龍茶的世界》

陳煥堂老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