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包種茶──百年基業奠立的清香茶湯

以消水法製作的包種茶,是大文山地區茶葉的主要特色,香氣清雅高揚,但過度地追求外型,已經成為當今包種茶的致命傷。

 

坪林,這個早期北台灣最大的茶葉集散中心,自十九世紀末年開始製茶起,長久以來都保持著優良的產銷模式。在台灣外銷紅、綠茶的時代,坪林茶區並未隨著外銷市場起舞,仍堅持原有的路線,以消水法治做香氣清雅的茶湯;如此具特色的半發酵茶,百年如一日,在市場上屹立不搖。但如今,以文山包種茶聞名的坪林茶區,卻潛藏極大的危機。

大部分人將坪林茶區的沒落,歸咎於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帶走了往來台北宜蘭的人潮,或是認為高山茶的興起瓜分了包種茶的市場。其實,這兩者都不是包種茶真正的危機。

 

墨綠緊結的茶乾,少了香氣只剩苦澀

台灣茶葉產銷機制的畸形怪狀,很長時間由比賽的結果決定茶的製作走向。比賽茶評審喜好茶乾外型緊結,茶農為了迎合評審喜好,想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往往採摘過嫩的茶菁,並且製作時殺菁不足,為的是做出外型墨綠色、條索緊結的茶乾。

稚嫩的茶菁組織柔軟,殺菁不足的茶臊含水量高。這樣的採製法在揉捻階段容易成型,外型較美。如果,茶農採摘的是比較成熟的茶菁,則較成熟的葉製成成品時會呈現黃綠色,為了參加比賽,就得將這些黃綠色的葉片剔除。殺菁適度製作出的茶乾也是呈現黃綠色。只因為這些充分表達包種茶優良特質的顏色與外型,不受評審青睞的關係。如今,多數的包種茶空有美麗的外表,可實際開湯沖泡後,卻是轉化不足的香氣與苦澀未祛的茶湯。過度地追求外型,已經成為當今包種茶的致命傷。而這樣的怪現象,在全台各地的高山茶必賽中比比皆是。

茶芽嫩採,對於茶樹長遠的管理來說是個大忌。坪林地區的茶農又傾向矮化茶樹,樹冠的高度往往不及一個成年人的膝蓋高度。過度矮化的茶樹,由茶樹的粗壯枝調長出不定芽,這樣的不定芽萌芽樹少,茶芽易徒長。坪林因地勢關係,多是陡峭的茶園,過度矮化的茶樹樹冠太小,除了無法遮蔽土地,更容易有土石沖刷。茶農認為這樣的管理能得到品質好的茶菁,殊不知卻大大地減低了單位面積產量,且容易讓茶樹提早衰老、經濟年限下降。衰老的茶樹必須剷除重新栽培,而這樣的反覆重新栽植會破壞建立已久的茶園生態系統,更不符合有機栽培的概念。近年來坪林地區積極地發展有機茶的生產,就生態保育還有維護集水區水質來說是個美意,應能帶領包種茶走出新的一片天地。可是回顧當前坪林茶園的管理方式來看,茶樹過度矮化與過度嫩採的機制,卻違背了有機栽培的宗旨。

有機栽培,從某些層面來說是一種回歸傳統的耕作方式。期盼坪林的茶農能採用古往的工藝技術,遵循自日本時代就奠定的半發酵茶工序,讓記憶裡清香又回甘的文山包種茶再次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