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七泡有餘香的優良品種

中國鐵觀音採摘成熟度高,經過挑梗,茶乾似蝌蚪狀

泡開葉底多呈現單葉分離,茶湯淡綠,葉底多有破碎

木柵產的鐵觀音球型茶乾的外型緊結,泡開後多有未形成駐芽的嫩葉

且枝葉連理,葉緣不易見到紅鑲邊,也較無破碎面。

 

走訪木柵,來到樟湖山一帶,於張迺妙茶師紀念館前向北遠眺,台北101大樓矗立於拇指山西側。張迺妙茶師紀念館位在台北盆地東南側邊緣的山坡上,路旁的茶園,除了可見當年由張迺妙茶師自安溪引進的鐵觀音種,還可見到其孫輩張文輝先生所發現的四季春種種植其間。

目前台灣的鐵觀音茶園面積不多,因為鐵觀音的種植與採製繁瑣,是個極苦的差事,就連傳統鐵觀音茶區的年輕人早已放棄種茶與製茶;另外,鐵觀音茶樹的樹勢也不及四季春強健。如同中部的凍頂型烏龍茶區,在成本上揚與境外茶輸入的大環境下,節節敗退,木柵鐵觀音也不得不在在時代的潮流中尋求出路。茶農收起鋤頭與笳藶,茶商直接從安溪進口鐵觀音毛茶,再加以焙火出售。這木柵正欉鐵觀音的光環,正一點一滴的流逝中。即使貓空纜車的營運被當地人寄予厚望,似乎仍是無力回天。

 

清香濃香各不同的兩岸鐵觀音 

鐵觀音在中國的發源地為福建省安溪縣,安溪緊鄰泉州,出海容易,因此安溪人移居海外者多。據統計,台灣約有兩百萬人祖籍為安溪,木柵鐵觀音的推手張迺妙先生,便是在二十世紀初自安溪家鄉引進鐵觀音茶苗,並栽種於樟湖山的第一人。如今木柵樟湖山上的鐵觀音茶樹所剩已經不多,反倒是鐵觀音的故鄉安溪,在開放兩岸通商以後,伴隨著台灣資金與設備的進入,鐵觀音茶持續蓬勃發展,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並且銷往中國各地,打破了過去鐵觀音「只銷南不銷北」的劣勢。只是安溪鐵觀音的加工方式,因為生產設備更新、規模擴張與市場導向,已不再是傳統重發酵、重焙火的製作方式,另外發展出一種接近綠茶風味、清香型的製作方式,講求高揚的香氣與新鮮的口感,以迎合中國北方市場。

改變後的安溪鐵觀音,依舊採摘成熟度高的茶菁原料,在長時間的做青工藝下,茶湯色澤淡綠,表現出強勁的品種香氣,撲鼻而來十分吸引人,但滋味淡薄、苦澀感太過強烈,對胃腸的刺激性偏高,不適合多飲。

反觀台灣,木柵鐵觀音仍保有傳統鐵觀音重焙火的精製路線,不過在採摘成熟度與做青工藝上卻是節節衰退。過嫩的茶菁原料不符合鐵觀音加工工藝的要求,製造的成品香氣不揚、滋味苦澀淡薄,做出的毛茶就像主流市場的高山茶。這種輕發酵的茶葉,若仍按照鐵觀音的傳統方式焙火,就只留下焦火香而無花、果、蜜香,實在是可惜。

 

備註:鐵觀音是一種茶樹品種,但也是一種茶葉的製作方式,隨著市場的演變,現在也有可能被當作是一種品牌名稱。傳統的鐵觀音做法,是採取成熟開面葉,做出來一種發酵度高,有成熟果香及熟火味,成茶形狀為球型或半球型的熟茶。但隨時時代演變,不但製造鐵觀音時使用的不一定是鐵觀音品種的茶葉,製程也多有改變。可能嫩採,可能發酵程度或焙火程度都已不如傳統那麼高,但傳統上的台灣鐵觀音一定是一種熟茶。不過近年來中國衍生出不同方式的鐵觀音做法,用鐵觀音的品種做出清香型和濃香型兩種不同的鐵觀音,清香型的屬生茶,濃香型的屬熟茶。請參見《台灣第一堂課》,陳煥堂、林世煜著。

 

在高山展現生機的台灣鐵觀音

鐵觀音這種品種因「七泡有餘香」而茶客們流連忘返。鐵觀音茶樹優越的天性,輔以良好的製造工藝,在香氣與滋味上凌駕過許多其他著名的品種。然而鐵觀音此一品種既不容易種植,也不容易製作,要沏上一壺上等的鐵觀音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台灣,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中國製的鐵觀音與木柵鐵觀音在茶乾及葉底外觀上都有明顯的區别。中國的鐵觀音採摘成熟度高,並且都經過挑梗,茶乾似蝌蚪狀,泡開後葉底多呈現單葉分離。且為了讓茶湯顯出淡綠的顏色,會在團揉過程中將發酵所產生的紅邊去除,稱為摔青,以致葉底多有破碎,許多不知情的台灣消費者會誤認為是機器採收所致。木柵產的鐵觀音,採茶時的成熟度偏低,球型茶乾的外型緊結,泡開後多含有未形成駐芽的嫩葉,且枝葉連理,葉緣因發酵度偏低而不易見到紅鑲邊,也較無破碎面。

在高山烏龍茶當道的台灣市場,種鐵觀音的茶農少,懂得製作鐵觀音的師傅更早已凋零。不過數年前在梨山茶區,開始有茶農在種植少量的鐵觀音,這些原本在低海拔茶區不易栽培的鐵觀音,反在高山上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生長勢旺盛。在當前以青心烏龍為強勢的高山茶區,若是改種些萌芽期更晚的鐵觀音,不僅可以稍微舒緩春茶採摘期缺工的壓力,也可讓這香氣「如蘭似桂」的優良品種繼續在台灣長久深耕,與對岸的安溪鐵觀音一較高下。